在建設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過程中,我市企業陸續建立了研究院、研發中心。據統計,目前我市擁有“德馬科技”、“諾力機械”、“三一重工”、“上電科”、“銳格物流”等14家省級企業研究院,省級研發中心149家,占全省研發中心的8%。這些企業研究院、研究中心涉及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生物與醫藥、新能源及節能、資源與環境等6大技術領域,已經走過了初創時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逐漸演變為提供企業智力支持、培養高端人才和加強市場競爭力的核心力量。
匯聚創新能量新品迭出
日前,升華集團華源顏料有限公司與湖州師范學院簽訂了2014年度關于氧化鐵顏料新產品、新工藝的4份技術開發(委托)合同。去年,該公司與湖州師院建立了升華華源特種顏料開發研究中心,在生態法氧化鐵特種顏料、耐中溫氧化鐵黃顏料等科研項目進行合作,共同開發了“硫酸亞鐵生物循環工藝合成氧化鐵顏料技術”。與此同時,“華源”另一個新產品“包覆型耐高溫鐵黑BM330”也已通過經專家鑒定,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企業研究院和研發中心扮演著“排頭兵”的角色,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匯聚了創新能量的浙江省久立特材研究院累計實施科研項目60多項。完成的科研項目中,如控制棒驅動機構驅動桿用0Cr17Ni7Al(17 -7PH)無縫管 、化工裝置用耐蝕合金 UN-SN08020焊接管系列等,從新產品開發、試驗方法研究、生產工藝提升等不同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目前,已經累計獲得專利授權36件,其中發明專利4件。
在浙江省諾力高端倉儲物流機械研究院,去年全新開發升級了16個系列100多款產品,進一步確保了諾力搬運車全球銷量第一的地位。“今后一個時期,研究院將加大智能化搬運車產品的研制,逐步提高電腦、智能化產品的比重。”浙江省諾力高端倉儲物流機械研究院博士贠海濤說。
高端平臺釋放“高原效應”
依托企業研究院、研發中心這個高端平臺,我市企業發展逐漸形成“高原效應”。據悉,僅去年,我市14家省級企業研究院共承擔國家級項目10項,省科技廳及其他廳局項目60項,地市縣級項目26項,自立項目260項,發明專利授權37項,負責或參與起草的國家標準27項、行業標準22項。
華瑩人工晶體材料研發中心的“移動通訊用濾波器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升華拜克生物化學研發中心的“基于細胞生理與過程信息處理的工業發酵優化新技術”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湖州金泰材料表面技術研發中心的“年產500萬件PVD金屬化汽車塑料件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獎。
研究院與依托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機制和互動關系,依托單位為研究院提供了良好的研發平臺,在資金、人員配備、設備、場地等方面給予最大力度的支持。目前,這些省級企業研究院占地面積共9.95萬平方米,科研設備原值 5.7億元。中心共有人員2118人,其中博士 69人,碩士134人,高級職稱 192人。 2013年,科技活動投入總額11.3億元,其中獲政府資金6845萬元, 2013年依托單位研發投入占企業銷售收入的3.3%。
人才涌現擴容企業“智庫”
企業研究院建設還將科技人才的培養貫穿于科技成果轉化全過程,使得科技人才這個“源頭活水”在企業真正能夠“奔流不息”。
2010年11月,身為動物遺傳學博士的傅衍在南潯區設立了全省首家農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櫻桃谷種鴨養殖繁育項目是傅衍和他整個團隊這些年來的“智力結晶”,這個項目的技術核心就是品種與育種技術。通過充分利用雜交優勢,分子遺傳標記育種技術研究與應用,在獲得學術上重大突破的同時,也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如今,他已成為一個年提供苗禽1500多萬羽,企業年銷售收入超億元,帶動周圍2000戶農戶走上規模養殖之路的“養鴨大王”。
今年年初,超威集團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超威集團研究院副院長,留日歸國博士柯克順利入選第十批國家“千人計劃”。據悉,超威集團是浙江省動力電池行業唯一自主申報入選國家“千人計劃”的企業,填補了本省行業高端人才的空白。柯克研究領域主要是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新型化學能量儲存、轉化器件及電極用納米材料合成、電催化等領域,曾參與、負責國內外多項國家戰略型重大項目及產業化項目,曾獲日本發明專利兩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合著專業書籍一部。目前,他正在超威企業研究院主持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純電動汽車創新綜合試點”。
企業研究院是一座沒有圍墻的大學,不斷培養著適應企業需求的高端應用人才,積蓄著科技創新的“正能量”,驅動著我市經濟與社會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