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8日下午,清華大學教授徐建鴻受邀赴西北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做了題為“多相微分散傳遞過程基礎及其應用”的學術報告。報告于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353會議室舉行,化學與化工學院50多位專任教師和學生聆聽了此次報告會。
徐建鴻教授是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兼任中國化工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微化工技術專委會秘書長等。他分別于2002年和2007年在清華大學化工系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2007-2009年在清華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2009年博士后出站留校工作至今,2012年~2013年在哈佛大學從事訪問學者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微化工過程與多相微流控技術。他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20余項科研項目,在 AIChE J、Chem Eng Sci、Angew Chem Int Ed、Lab Chip、Small等本領域主流期刊上共發表學術論文 200 余篇,受到學術界的高度認可。
在報告中,徐建鴻教授分享了他在微化工過程和多相微流控技術領域的研究成果,并介紹了新型微化工設備的開發及應用以及其面臨的挑戰。在基礎研究成果的指導下,他們成功開發了新型微化工設備,并將其成功應用于納米碳酸鈣顆粒制備和己內酰胺萃取分離等大型化工生產過程。最近,他們還將應用領域拓展到高端精細化學品高效安全合成等方面,解決了部分精細化學品安全生產瓶頸問題。他指出,微化工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研究領域,在生物分子制備、新材料、綠色化學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同時,徐建鴻教授也介紹了自己在微化工過程研究方面的相關成果,包括多相微分散傳遞過程和微納米顆粒的控制合成等。他強調,微化工研究需要與實際應用相結合,解決實際問題,才能推動其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
參會的青年教師踴躍提問,同徐教授就相關學術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交流。徐教授的報告會為相關師生在微化工過程與多相微流控技術的研究提供了最前沿的科學引導,進一步凝練了未來的研究方向。
隨后,深圳大學孔湉湉老師做了題為“綠色雙水相微流控制備技術”的學術報告,她提到,雙水相微流控技術是綠色化工及生物醫學領域的前沿方向,兼具了微流控流動可控性好、傳熱傳質性能優異、反應效率高,及雙水相體系綠色環保、生物相容性高、可富集/分離生物大分子的優勢,在綠色化工、生物醫藥材料制備、醫學檢測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孔老師的報告為師生的科學研究提供了最前沿的科學引導,助力科研工作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