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木士春J. of Energy Chem.綜述!退役鋰離子動力電池三元正極材料的降解機制、直接再生與升級回收策略
材料研究進展 2024年11月24日 14:30 陜西
1研究背景
隨著電動汽車的迅猛發展,動力型鋰離子電池(LIBs)行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然而,由于動力電池的有限使用壽命,大量電池即將面臨退役,這不僅帶來了環境安全風險,還意味著資源的浪費。廢棄的LIBs中含有的重金屬如鎳(Ni)、鈷(Co)和銅(Cu)等會對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而電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鋰(LiPF6)分解產生的有害氣體則會導致嚴重的氟污染。因此,對退役動力電池進行回收處理變得迫在眉睫。同時,電池生產所需的鋰、鎳、鈷和錳等元素分布不均,開采成本高,如果能從廢棄電池中提取這些有價值的金屬,將有效緩解資源短缺問題,具有極大的經濟可持續性。作為電池的關鍵組成部分,正極材料是退役電池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尤其是鎳鈷錳(NCM)三元正極材料,因其含有高價值金屬如鎳、鈷和錳,回收價值更高。當前,NCM材料的回收主要采用級聯利用、高溫冶金、濕法冶金和直接修復再生等方法。然而,這些傳統方法存在能耗高、二次污染嚴重等問題。因此,探索低成本、綠色、節能和高效的電池回收方法變得尤為迫切。直接修復再生方法,通過分子水平上的結構修復,避免了將金屬合金或金屬鹽轉化為電極材料的復雜過程,實現了電池整個生命周期的閉環循環,使回收過程更短、更高效、更節能。
2成果簡介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討論了NCM材料的各種失效機制,包括元素損失、Li/Ni混合、不可逆相變、結構缺陷、氧釋放和表面降解與重構,尤其是高電壓下的不同失效模式,并試圖建立不同失效機制之間的關聯。其次,分析和總結了近年來開發的用于失效NCM的各種直接再生方法,包括固相燒結再生、共晶鹽輔助再生、溶劑熱再生、溶膠-凝膠法再生、噴霧干燥修復和氧化還原介導再生?;贜CM材料的再生,進一步討論和總結了失效NCM材料的升級回收策略,包括單晶化、高鎳化、獨特結構設計、表面工程和離子摻雜。最后,指出了NCM材料直接再生面臨的挑戰和對策,并展望了失效NCM材料直接再生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3圖文導讀
圖1 LIBs的級聯利用路徑示意圖(a),以及高溫冶金、濕法冶金和直接回收路線的示意圖(b)。
圖2 NCM正極材料直接再生和升級回收的示意圖。
圖3 Li+損失和Li/Ni混合(a),過渡金屬TM溶解(b),O1相和O3相共存引起的晶格失配(c),以及層狀相轉變為巖鹽相和尖晶石相(d)。
圖4 Li+提取/插入過程中的晶格旋轉(a),裂紋對Li+擴散路徑的影響(b),不同電壓范圍內NCM材料的平面滑動(c),以及應力下的平面滑動和裂紋(d)。
圖5 NCM材料中氣體的產生(a),暴露在空氣中的富鎳材料表面變化(b),以及富鎳正極材料表面固態電解質界面的微觀結構和組成(c)。
4小結
研究人員通過深入分析NCM正極材料的失效機制,為失效NCM材料的直接再生方法和升級回收策略提供了寶貴的指導。這項研究不僅有助于設計高效率的NCM及其他正極材料的直接再生路線,還為實現電池材料的高效、高值回收提供了新的思路。面對即將到來的動力電池退役潮,這項研究為環保和資源再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學支持,對于推動可持續能源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文獻:
https://doi.org/10.1016/j.jechem.2024.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