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pmR29B5i-Kh4hIJ0vo-JEg
01研究背景
化學化工及廢紙造紙過程中會有大量微塑料進入廢水處理系統,這些微塑料中只有20%被水流帶走,其余80%由于無法降解而積聚在污泥中。微塑料通過影響污泥的生化途徑、關鍵酶、功能基因和微生物群落,對厭氧消化產生嚴重影響。來著工業的微塑料(例如酚醛樹脂(PF))尚未受到足夠的重視。據報道,自然水體中80%的微塑料來自污水處理廠。因此,污水處理過程中微塑料的遷移規律,尤其在顆粒污泥中的賦存情況值得進行深入研究。
02文章概述
近日,廣西大學王雙飛院士團隊、太陽紙業和博世科聯合攻關,對污水處理系統中酚醛樹脂微塑料(PF-MPs)的危害及作用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了不同粒徑PF-MPs的對厭氧顆粒污泥(AnGS)的影響,通過分子動力學模擬與光譜學相結合的方法證明了EPS在厭氧顆粒污泥捕獲微塑料中的重要作用,明確了EPS與PF-MPs之間相互作用的基本機制,為生物處理過程中微塑料的遷移規律及控制提供理論基礎。該成果以題為“Impact of phenolic-formaldehyde resin microplastics on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EPS interaction mechanisms and impacts on reactor performance”發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博士生江柯漾為本文第一作者,王志偉副教授為本文通訊作者,太陽紙業高級工程師張偉和博世科高級工程師劉憙提供技術支持,研究生高倩、馮金虎、朱思嘉、翟文霞、吳迪和張慧亞參與研究工作。
圖文摘要
03圖文導讀
1. PF-MPs 對 AnGS 廢水處理性能的影響
實驗第8天至第42天,L-PF、MPF、S-PF組累計甲烷產量分別增加了1.4%、3.4%和4.3%,COD去除率分別增加了2.4%、0.6%和2.7%。PF-MPs的加入顯著提高了厭氧反應器出水中的生物質含量(分別提高了301.1%、258.1%和206.4%),并且隨著PF-MPs粒徑的增大,出水中的生物質含量逐漸升高。所有粒徑的PF-MPs均導致完整顆粒污泥甲烷速率降低、滯后期增加,其中S-PF表現出最明顯的抑制作用。
圖1. 不同粒徑的PF-MP對AnGS的影響:(a)COD去除率;(b)甲烷產量;(c)出水中生物質含量;(d)完整顆粒日甲烷產量曲線擬合。*和**分別代表p < 0.05和0.01。
2. PF-MPs對AnGS物理性質的影響
PF-MPs的存在導致了AnGS顆粒的破碎和表面細胞死亡,并且PF-MPs的尺寸越大,對AnGS完整性的破壞越大。實驗結束后,暴露于PF-MPs反應器中的顆粒污泥中值粒徑與體積平均徑均小于對照組反應器。利用SEM對污泥表面進行觀察,對照組反應器中的AnGS顆粒較為穩定,表面光滑且平整,而實驗組反應器中的顆粒表面呈裂隙狀,有均勻的破碎。CLSM表明,空白組AnGS中死亡細胞比例為37.5%,而暴露于PF-MPs的AnGS中,死亡細胞比例分別高達61.5%,57.2%和50.9%。
圖2. 添加不同粒徑PF-MP后的 AnGS:(a)粒徑分布,(b)粒徑比例,(c)AnGS表面SEM圖
3. EPS含量變化及分布
EPS含量均呈現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趨勢。短時間內微生物和EPS可在PF-MPs表面附著和積累,隨著時間的增加,PF-MPs與EPS形成的聚集體中具有高代謝活性的微生物開始消耗EPS的可生物降解成分(主要是蛋白質)。三維熒光區域積分表明,暴露于PF-MPs降低了EPS中色氨酸(區域II)和可溶性微生物副產物(區域IV)的比例。
圖3. AnGS的EPS含量(a)LB-EPS,(b)TB-EPS
蛋白質二級結構分析表明,PF-MPs使EPS中蛋白質α-helix/(β-sheet + random coil)比值增加,PF-MPs的加入可以使蛋白質更加致密,不利于其內部疏水基團的暴露,從而導致AnGS的親水性增強。XPS分析表明,PF-MPs降低了EPS中主要疏水官能團C-(C, H)的含量。
圖4. 加入PF-MPs后EPS元素組成和功能基團的變化
4. PF-MPs 對微生物的影響
分析了AnGS中糖酵解、乙酸代謝和CO2還原產甲烷過程中基因表達和關鍵酶活性的變化,進一步揭示PF-MPs影響AnGS的潛在機制。L-PF和S-PF促進了糖酵解、乙酸代謝和CO2還原產甲烷的過程基因的表達。S-PF中漂浮污泥中主要代謝途徑相關基因表達和酶活性降低。
圖5. PF-MPs對微生物反應相關的基因轉錄變化
5. EPS與PF-MPs的相互作用機制
范德華相互作用在EPS所有成分與PFMPs之間的相互作用能中占主導地位,這可能是因為PF-MPs帶中性電荷。PF-MPs與兩種多糖之間的相互作用能強于PF-MPs與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能。PF-MPs與酪氨酸之間的相互作用能強于色氨酸。圖6c顯示了PF-MPs與各種EPS成分之間的接觸原子數隨模擬時間的變化,表明多糖的響應速度比蛋白質和氨基酸更快。
圖6.(a)模擬時間內每個系統的代表性快照;(b)模擬時間最后5納秒內每個系統中PF-MPs和EPS各成分之間的平均相互作用能;(c)模擬時間內每個EPS成分和PF-MP之間的接觸原子數
圖7. PF-MPs 吸附動力學曲線(a-c)和吸附等溫線(d-f),PF-MPs在EPS吸附時的同步(g)和異步(h)圖
擬一級動力學模型(R2=0.982)能更好地擬合EPS在PF-MPs上的吸附動力學。Langmuir模型(R2=0.992)的擬合效果優于Freundlich模型(R2=0.937),說明單層吸附在EPS的吸附中起著重要作用。等溫線非線性指數(1/n)為0.501,說明反應容易進行。2D-COS表明,EPS的響應順序為多糖>糖醛酸>脂質>酰胺II和羧酸>酰胺I。
04 結論
本研究探究了不同粒徑PF-MPs對AnGS影響的機理,論證了EPS在厭氧顆粒污泥捕獲PF-MPs中的重要作用,明確了EPS對PF-MPs的吸附機理與行為。研究發現,微生物和EPS能夠在PF-MPs表面黏附并積累,生物膜中微生物的高代謝活性提高了COD去除率,消耗了EPS中可生物降解的成分,導致AnGS內部微生物失去EPS的保護作用,細菌活力降低甚至死亡。此外,小粒徑的PF-MPs易被污泥捕獲,黏附在污泥表面并形成致密的EPS-MPs聚集體,堵塞空腔,阻礙傳質,導致顆粒內溶,影響污泥密度和沉降性能。明確了EPS在污泥捕獲PF-MPs過程中的作用,其中單分子層物理吸附起主要作用,EPS中蛋白質比腐殖酸更易吸附,AnGS主要通過表面多糖捕獲PF-MPs。本研究闡明了EPS與PF-MPs相互作用的基本機制,為生物處理過程中微塑料的控制提供理論指導。
原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942402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