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r:閆毅,李豹,李文,李昊龍,吳立新
keywords:表面活性劑,多金屬氧簇
source:會議
specific source:中國化學會第十二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2009年8月17日-21日,青島
Issue time:2009年
多金屬氧簇是一類優異的無機納米材料,在催化、光、電、磁等領域有廣泛應用[1],為了將其引入有機溶液,改善它的可加工性,人們開發出了表面活性劑包覆的方法[2],所得到的表面活性劑包埋多金屬氧簇復合物既可以展現出多金屬氧簇自身的性質,還有望與表面活性劑分子產生協同作用。然而,該復合物在溶液中的自組裝行為方面的研究卻少見報道[3],尤其是在水溶液中的行為。另外,表面活性劑包埋的多金屬氧簇復合物作為一類新穎的超分子構筑基元,它同時含有親水的多酸核和疏水的烷基鏈殼,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成一類有別于傳統小分子表面活性劑(單鏈、雙鏈、
雙子型等表面活性劑)和兩親的嵌段共聚物的新型兩親分子聚集體,因此,研究這樣一類分子在水中的聚集行為是很有意義的。
在本文中,我們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3],將復合物的溶液組裝行為由有機相拓展到了水溶液。通過將復合物溶于與水互溶的有機溶劑,然后逐漸加入水,最后將水除去成功地將復合物分散至水中。通過DLS、SEM、TEM 等手段證實了復合物 (DDDA)9EuW10O36 在水溶液中存在洋蔥狀的聚集體,進一步的,通過Zeta Potential、XPS 等手段證實了該聚集體有別于有機相中的反相洋蔥狀聚集體,而是以正常囊泡的形式存在的。更有意思的是我們通過1H NMR、Zeta Potential 等手段跟蹤監控了復合物聚集體從油相中反相洋蔥聚集體向水溶液中正常多層囊泡轉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