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由能源與材料學院牽頭舉辦的碳中和標準與先進技術產教融合中心成立儀式在28號樓212會議室成功舉行。科研處處長徐海萍、國家信息中心國信碳中和研究院院長陳衛國及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碳中和分會、中國循環經濟發展中心、民力建設咨詢集團、安徽省數字碳中和先進技術協會、江蘇省設備成套股份有限公司產業研究院、合肥市高新區青年企業家協會等合作單位代表出席儀式。能源與材料學院黨委書記陳勇、科研工作負責人于偉教授和肖永厚教授參加了會議。儀式由能源與材料學院黨委書記陳勇主持。
陳勇對合作單位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雙碳戰略目標的實現必須重視新理論、新技術的發展,依賴于行業標準的制定。學院聚焦于“雙碳”領域,擁有自主研發的碳中和技術。通過中心的成立,可以實現雙城聯動,資源互補,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
陳衛國介紹了國家信息中心的三大主要職能:經濟數據搜集、經濟數據監控和大數據產業的頂層設計。他指出,數據要素是與資本并列的第五種生產要素,通過數據資產發揮競爭優勢,實現彎道超車。雙碳數據可以通過碳交易、碳匯實現碳資產交易,而雙碳技術標準和新技術的推廣意義重大,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經途徑。
于偉介紹了學院發展歷程、專業設置、師資隊伍、人才培養、學科發展情況及學院碳中和技術、材料設計與制備、材料熱性能測試與評價、建筑節能與能效提升、熱界面材料等產學研實例。
隨后,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碳中和分會秘書長韓磊、中國循環經濟發展中心黃斐、民力建設咨詢集團董事長管海民、安徽省數字碳中和先進技術協會會長袁立杰、江蘇省設備成套股份有限公司產業研究院院長助理戴晨峰、合肥市高新區青年企業家協會副秘書長王冬梅圍繞雙碳發展目標介紹了各自企業的發展歷程、技術特色、優勢資源等情況,并圍繞碳中和技術標準的制定、先進技術發展趨勢、碳中和技術的合作和推廣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會上,徐海萍代表學校向合作單位專家頒發了聘書。陳勇向陳衛國頒發了企業導師聘書。
最后徐海萍在總結發言中指出,碳中和標準與先進技術產教融合中心的成立拓寬了學校的科研發展領域,擴大了產教融合范圍,為學校在碳中和技術領域的縱深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學校對各位與會單位的到來表示歡迎,并希望結合學校在長三角地區的科技工作站優勢,將碳中和標準和先進技術向更廣闊的領域推進。
會前,合作單位代表參觀了能源與材料學院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