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號(周四)特拉華大學Kun Fu教授,為高分子學院的師生作了《Advanced
Fibers for Energy and Wearables》的學術報告。Kun Fu教授介紹了將纖維材料引入到能源材料中創新研究思路,講解了首個高性能納米陶瓷基柔性固態電解質復合材料的創新過程。Kun Fu教授開辟了納米纖維離子陶瓷的新方向,為未來制備超高電導率固態電解質和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固態電池,以及制備柔性可穿戴儲能設備。Kun Fu教授的學術報告通俗易懂,又富有很深學術啟迪,受到了與會師生的熱烈歡迎。
簡介
Fu博士現主要從事纖維基柔性功能材料的研究工作,在纖維復合材料以及可穿戴能源領域,有著十多年研究經歷。通過對材料的形貌結構以及物理化學性能等系統性研究,在儲能材料、可穿戴設備、智能紡織品設計等領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付堃博士首次將紡織纖維概念引入到能源材料中,制備出首個高性能納米陶瓷基柔性固態電解質復合材料,
開辟了納米纖維離子陶瓷的新方向, 為未來制備超高電導率固態電解質和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固態電池, 以及制備柔性可穿戴儲能設備做出了重要貢獻(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付博士自 2013 年起共發表 SCI 期刊論文 80 余篇,引用超過
2500 余次(Google Scholar 數據), 其中
h-index 為 30, i10 index 為 50。近四年來,付堃博士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高水平論文 20 多篇,
其中包括 Nature Materials (IF:39.737), Science Advanc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F: 9.423),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IF: 29.518), Advanced Materials (IF: 19.791, 4篇 ), Materials Today (IF: 21.695),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F: 11.994)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IF: 16.721),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IF: 11.38, 2 篇,其中通訊作者 1
篇), Nano Letters (IF: 12.712, 4 篇), ACS Nano (IF: 13.942, 2 篇), Chemistry of Materials(IF: 9.466, 2 篇), ACS Energy Letters , Nano Energy (IF: 12.343), Journal of Chemistry Materials A(IF: 8.867), Nanoscale (IF:
7.367),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IF: 6.319)。并擔任
NatureEnergy、 Advanced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眾多國際知名雜志評審。研究成果被Science
選為研究亮點,也獲得美國航空航天局 NASA 的專題報道和獎勵。付堃博士近期關于纖維型類固態鋰離子柔性電池的工作(通訊作者工作)被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為 2018 年柔性儲能十大技術突破。付堃博士在馬里蘭大學工作期間,先后參與了美國航空航天局 NASA 支持的“Garnet Electrolyte Based Safe,
Lithium-Sulfur Energy Storage”項目和美國能源部(DO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Energy (ARPA-E)支持的 Delivering Efficient Local Thermal Amenities (DELTA) 計劃中的“Meta-Cooling Textile with Synergetic Infrared Radiation and Air
Convection for Bidirectional Thermoregulation”項目。 付堃博士曾獲得 NASA Tech Briefs Award 和 NSF Travel Aw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