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山大學國際青年學者珠海論壇
材料科學與工程分論壇
第二屆中山大學國際青年學者珠海論壇材料科學與工程分論壇,將通過學術交流和人才引進洽談等環節,匯集海內外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優秀青年學者,共同探討學術前沿話題,追蹤熱點問題,促進學術英才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引進本學科海內外優秀人才。
本分論壇研討主題:圍繞新能源發生、能源存儲、光電轉化及信息、環境友好、藥物輸送、組織及再生醫學、醫學植入等材料及工程,進行的光電磁納米材料、聚合物材料、生物材料等相關化學、物理及加工的基礎研究及工程發展。
論壇日程安排
時間:2016年6月18日
地點:十友堂300室
8:20 -- 8:30 開幕式
學術報告
訾云龍(佐治亞理工大學): 摩擦納米發電機的品質因數和評價標準(8:30-8:50)
吳凡(普林斯頓大學): 單根納米帶在能源領域的應用(8:50-9:10)
劉衛(德累斯頓工業大學): 自組裝超分子和金屬納米結構的構建及電催化能源環境應用研究 (9:10-9:30)
李雄(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多級納米結構電極材料及應用 (9:30-9:50)
汪浩(深圳大學): Cs2CO3/ZnO Interface Modeling within DFT Scheme (9:50-10:10)
休息 (10:10-10:30)
莊厚龍(普林斯頓大學):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for Sustainable Energy and Environment (10:30-10:50)
趙維巍(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磁性拓撲絕緣體及低維超導中的量子效應研究 (10:50-11:10)
劉鐘升(京都大學): Magnetic MAX phases (11:10-11:30)
韓廣(格拉斯哥大學): 新型層狀結構金屬硒化物納米結構的發展和能源應用 (11:30-11:50)
午餐 (11:50-14:00)
王彬 (亥姆霍茲柏林材料與能源中心): 結合人工智能的化學傳感器及其在肺癌標記物檢測中的應用 (14:00-14:20)
呂鳳娟(香港大學): 椎間盤退變的分子機制及基于間充質干細胞的再生研究(14:20-14:40)
王紅霞 (哥倫比亞大學): 基于RNA干擾和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納米藥物設計及其體內命運的研究 (14:40-15:00)
巫林平(哥本哈根大學): 納米醫學在藥物釋放的應用 ( 15:00-15:20)
休息(15:20-15:40)
岳晚( 帝國理工學院) 光電功能共軛有機高分子的合成與性能的研究 (15:40-16:00)
奚斌(默克集團):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of Sc2O3 as high-k dielectrics (16:00-16:20)
張嘉恒(橫濱國立大學): 含能材料安全性的系統研究 (16:20-16:40)
席識博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同步輻射光在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16:40-17:00)
閆晗(多倫多大學 ): 有機太陽能電池結構與性能優化 (17:00-17:20)
程威(瑞士聯邦理工): 設計具有高長徑比的功能氧化物納米結構 (17: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