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r:潘冬俊,楊文盼,陳秀雷,顏雷鳴,張興凱,劉俊亮,張明
keywords:核殼結構,靜電凝聚法,pH值,氧化鈰
source:期刊
specific source:材料導報
Issue time:2015年
致力于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St-co-AA))微球/氧化鈰核殼納米結構的制備,以無皂乳液聚合制備的(P(St-co-AA))微球為負電組成,水熱法合成的氧化鈰納米粉體為正電組成,設計了靜電凝聚法復合工藝,對復合工藝條件進行了初步的探索。結果表明:采用無皂乳液聚合制備的(P(St-co-AA))微球呈正球形,顆粒尺寸均一,尺寸在160~390nm范圍內可控;以CTAB為表面活性劑,采用水熱法在100℃條件下成功制得了顆粒尺寸在10~20nm的氧化鈰納米粉體。在水溶液體系中,在靜電凝聚作用下,所制備氧化鈰在(P(St-co-AA))微球表面緊密堆積,形成了(P(St-co-AA))/氧化鈰核殼結構。可通過調節(P(St-co-AA))微球的尺寸與負電性以及復合過程中pH值來調控所得核殼結構形貌。正負顆粒電性的匹配是構筑核殼結構的關鍵,一味地增加顆粒表面正電性或負電性對于實現調控復合過程形成納米核殼結構并非有利。當苯乙烯與丙烯酸單體比例為10:1時所得(P(St-co-AA))微球在pH2.0~3.0下所得核殼結構形貌均一,分散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