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總局對歐美輸華食品預警
隨著世界食品工業以及健康食品工業的發展,一些原來認為無害的食品添加劑近年來也被發現可能存在對機體的潛在危害。故世界各國對此給予充分的重視。目前國際、國內對待食品添加劑均持嚴格管理,加強評價和限制使用的態度。近年來,中國也加強了對外國輸華食品的檢測。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通報,上海、四川、北京和廣東等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在入境口岸例行檢查中,從多種美國、歐洲輸華食品中相繼檢出質量安全問題。其中包括:美國糖果中檢出誘惑紅超標、芝士球檢出日落黃和檸檬黃超標,巧克力檢出禁用物質喹啉黃,美式斯塔克醬檢出山梨酸和苯甲酸超標等;意大利白蘭地酒甲醇超標;英國調味醬山梨酸超標;荷蘭大豆蛋白粉檢出轉基因成分;西班牙奶制品苯甲酸超標等。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已依法對上述所有批次的問題產品,在入境口岸采取退貨、銷毀等禁止進口處理措施。
質檢總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按照中美、中歐業已建立的食品安全合作機制,中方已向美國、歐盟通報了有關詳細信息,要求有關當局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輸華食品的質量安全。同時為保護消費者健康,質檢總局已于12月6日采取預防性保護措施,向各級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發出警示通報:自12月6日日起,對來自美國、歐盟國家的上述產品采取風險預警措施,實施為期90天的相關衛生安全項目加嚴檢測,并在隨后對此進行評估,以決定是否采取進一步的措施。
此前,為了促進中美兩國在產品質量、醫藥衛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于今年11月在北京、廣州、上海相繼設立了駐華辦事處。按照外交對等的原則,中國也會在美國設立相應的辦事機構。目前由外交部牽頭,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在開展相關籌備工作。
中國打擊違法添加劑
在中國,為了加強食品添加劑的安全監管,從今年12月10日開始,將在全國范圍內啟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專項整治行動。這一專項整治行動將持續4個月時間,分三個階段展開,由衛生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監察部、農業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等9個部門聯合組成全國專項整治領導小組。
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介紹,這次專項整治行動的主要任務是吸取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教訓,嚴厲打擊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行為,清理、規范食品添加劑市場,整頓食品中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