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已限制使用,我國正成為新興市場
十溴二苯醚,應用于我們生活多個方面的阻燃劑,這一幾乎無處不在的化學產品,可能正在威脅我們的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和生殖系統。在歐美多個國家禁止或限制使用的背景下,中國正成為溴系阻燃劑在世界范圍內增長最為快速的新興市場。在研究和法規方面,我們對這一潛在的可能危害,是否仍未設防?
我們可能每天都在“歷險”。在我們的周圍,電視機、電腦、冰箱、電線、電纜、插線板、沙發、天花板,甚至窗簾等,在釋放“慢性毒氣”;生產或回收這些產品,自然“毒氣”更重;遠離這些東西,也難安全,“毒”已經進入空氣、土壤和水;即使我們有逃遁之術,通過食物鏈,“毒”還會跑進我們的脂肪組織、血液或哺乳母親的奶水中。
此“毒”來自被廣泛運用于我們生活多個方面的阻燃劑。尤其是阻燃劑中的溴氏家族——溴系阻燃劑,而溴系阻燃劑中又以多溴聯苯醚應用最為普遍。
為了預防火災,它在三十多年前被發明出來,添加到塑料和樹脂中,用以延遲著火,從而搶出讓人逃生和撲救的時間。但國內外環保科學家們已發出警告:多溴可能正在影響我們的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和生殖系統,帶來的后果包括智力下降、免疫力變低、癌癥、生育困難和畸形兒。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為符合消防安全標準,電子工業成為多溴聯苯醚的最大消費領域之一。其中被用得最多的是十溴二苯醚(以下簡稱十溴)。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五溴二苯醚(以下簡稱五溴)、八溴二苯醚(以下簡稱八溴)和十溴二苯醚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致使它們被歐盟和美國部分州禁用。
然而,十溴在中國仍然“逍遙法外”。我國所有的阻燃法規或標準,只強調要通過毒性試驗和阻燃試驗,而從未依據人體健康因素作出要求。
美國長期關注阻燃劑問題的國際領軍專家阿琳·布魯姆(Arlene市Blum)博士懷疑外國大阻燃劑公司正將在歐盟和美國受禁或逐步淘汰的十溴生產和銷售轉移到中國,她已于日前撰文呼吁:“中國謹防發生有毒化學品災難”。
歐美已禁用“十溴”
早在1979年,美國一家多溴二苯醚生產企業周圍的土壤和污泥中便首次檢測到了十溴。1987年,十溴甚至在北冰洋、波羅的海和北海的海洋哺乳動物組織中被檢測出來。科學家們斷定它們已成為一類全球性的環境污染物。目前研究表明,它們幾乎無孔不入,包括空氣、土壤、水底沉積物、野生動物以及人體血液、母乳。
由于經研究證實的溴化合物的生物累積性,以及對人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和生殖系統的影響,2003年2月,歐盟頒布RoHS指令,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和禁止使用五溴和八溴。
2008年4月1日,歐共體法院又宣布將十溴亦列入禁用名單。繼歐盟之后,加拿大于2008年6月19日通過禁用十溴的法規并于即日生效。
美國環保署也將十溴列為潛在致癌物質。華盛頓州第一個禁止了它,2008年1月1日開始,不得生產、銷售十溴二苯醚的產品;威斯康星州和緬因州從2008年開始禁止在床墊中使用它,從2011年起禁止在電視機中和計算機中使用它;康涅狄格州、佛蒙特州、紐約州、阿拉斯加、馬里蘭、明尼蘇達州也正在立法禁止的過程中。
生產和銷售向中國轉移?
“由于歐盟和美國對這些化學品(溴系阻燃劑)的使用正在減少,以色列死海溴、雅保、科聚亞公司的生產和銷售逐漸轉向中國。”阻燃劑問題專家阿琳·布魯姆說。
數據表明,中國已經成了阻燃劑的新興市場。2008年9月,上海展覽中心舉辦“第三屆中國國際新型阻燃技術、阻燃材料展覽會”,據展會官方網站報道稱,與會人次多達300萬。美國知名咨詢公司弗里多尼亞集團公司的研究報告稱,全球阻燃劑需求將以每年4.8%的增速繼續增加,2009年將達到220萬噸,市場價值達49億美元,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和其他亞太國家將成為需求的主要推動力。而2002~2004年中國的阻燃劑年均消費增長率是全球的4倍,超過20%。增加的市場份額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電子電器和汽車市場。2007年中國阻燃劑產品中,溴氏家族占84%。
四川大學化學學院副院長、全國阻燃學會副理事長王玉忠說,目前為止,十溴是最便宜、效果最好的阻燃劑,已成為我國產量最大、用量最多的阻燃劑品種。中國染料工業專家顧問團高級顧問陳榮圻也在其2006年的一篇論文中指出,我國十溴產能力已達5萬噸,實際年產量約2.5萬噸,約占世界消費總量的1/4,總產量的1/5。
阿琳·布魯姆指出,溴系阻燃劑在歐盟和美國呈下降趨勢時,在中國的市場卻在繼續增長。1999年,中國生產了2,500噸溴化阻燃劑,而到2006年,產量達8萬噸。她說:“由于雅保和以色列死海溴公司2008年開始在中國生產溴系阻燃劑,這一增速預計將更快。”
據雅保2007年年報,其2006年在中國的長期資產為1470萬美元,2007年迅速增加到7426萬。而以色列死海溴集團2008年度第一季度季報稱,“阻燃劑銷售收入增加,是因為TBBA和十溴二苯醚的銷售增長。這主要是由于中國的溴素生產成本增加,來自中國的生產者的競爭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