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 國際油價24日跌幅超過9%,收于35美元上方,持續數月的暴跌仍沒有止住跡象。當天日本機構預測,明年國際油價將繼續低位運行,均價可能較今年跌去一半,預計在每桶45-50美元之間。
由于美國汽油商業庫存增幅大于預期以及失業率創新高,導致當日紐約市場油價盤中跳水,一度跌至每桶35.13美元,到收盤時下跌3.63美元,收于每桶35.35美元。相比今年7月時147美元的最高點,已經累計下跌76%。
2008年,國際市場油價的劇烈波動,牽動著無數人的神經。展望2009年,國內外分析機構均預測,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原油需求將下降,因此國際油價面臨下行壓力。對于明年油價的具體水平,目前各方看法不一。世行預計,明年油價將在平均每桶75美元左右,但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發布預測說,國際油價平均價格預計在每桶45-50美元之間。
不過與此同時,受歐佩克大幅減產以及油價猛跌造成石油行業投資減少等因素影響,油價中長期仍面臨再次走高的可能。中國社科院昨日也發布2009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指出國際油價大幅回落已經引發了歐佩克減產的決定,石油消費國與石油輸出國正在進入新一輪的價格博弈階段。
據了解,歐佩克上周創紀錄地減產220萬桶并未能提振市場信心,因此歐佩克輪值主席、阿爾及利亞能源和礦業部長沙基卜·哈利勒23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如果油價繼續按目前的速度下跌,歐佩克有可能在明年3月之前舉行緊急會議磋商對策。
“歐佩克的減產,將對國際供求關系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李向陽分析認為,對石油輸出國而言,他們不會輕易放棄60-80美元的心理承受價格。他分析說,在歐佩克內部反美勢力趨于強大,而作為非歐佩克成員的主要石油輸出國,俄羅斯與西方政治蜜月期也已經結束,這兩股勢力在維持油價上的合作立場越來越明顯。此外,一些產油國也表示,油價大幅下跌將影響它們未來對石油行業的投資。
這不禁讓外界擔心,如果石油行業投資不足,待金融危機緩解、世界經濟恢復較快增長時,油價有可能再次重蹈過去幾年大幅上漲的覆轍。李向陽表示,從中長期看,國際油價仍將會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期望回歸到這一輪周期的起點是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