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未來6個月內全球股市將好轉
證券時報訊 在基金國際論壇半年峰會上,來自海外的6名投資專家圍繞著“高油價”、“美元”、“全球通貨膨脹”三大問題激戰交鋒。這些專家表示,高企的油價在短期內可能會有所調整,美元也將走強,全球性的通貨膨脹應該隨之好轉。
目前高油價存在相當程度的投機,短期內將持續波動,但是維持油價走高的背后是對于石油的長期需求,這是6位海外專家的一致意見。臺灣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暨元大投信總經理杜純琛表示,對于油價大家基本是看跌的。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也這樣認為,石油價格在未來幾個月從頂部140多元回到110元的可能性非常大,未來一二年內,油價將徘徊在100元- 140元之間,底部甚至有可能回到80元。 不過也有專家表示需求將維持油價走高。施羅德資產管理公司全球投資專員Simon Webber表示,未來10年,發展中國家將增加5到10億的小汽車,甚至可能超過發達國家的交通需求。這樣一來,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對于石油的需求將會很緊張。雷曼兄弟亞洲投資公司首席亞洲策略師Paul Schulte也說石油價格在未來十年可能還會保持比較高的水平。不過,美國新興市場基金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Felicia Morrow表示,高企的油價會促進新能源的使用,以及各個國家對節約能源的重視。
對于步步走軟的美元,專家們紛紛表示目前美元很便宜,未來美元走強是大概率事件。龔方雄觀點非常鮮明,表示美元目前是在一個尋底的過程,美國整體經濟觸底過程比較長,但是觸底下跌的空間不大,未來美金會走強。Ger-ard Lee也認為美元很便宜,短期有可能會反彈。 Simon Webber只舉出了一個現象:歐洲公司生產產品在美國賣是非常地不賺錢,但按照購買力來說美元是非常便宜的。這一現象折射出弱勢美元背后強勁的競爭力。Felicia Morrow同意Simon Webber的觀點,現在美元問題很難解決,但未來美元還會慢慢走強的。杜純琛也認為美元的問題不是短期能夠解決,美國畢竟元氣大傷,還是需要時間療傷。
滯脹環境下要選擇有定價能力的行業,Simon Webber表示,目前滯脹的大環境下,配置債券和股票都非常艱難,在做股票投資的時候,個人投資者一定要看行業的定價能力。龔方雄認為,從A股的角度來看,中國現在整體來講處于產業鏈的下游,尋找有定價能力的行業很不容易。整體來講,滯脹環境下最好的一個投資選擇是現金,再就是實體資產而不是金融資產。但是他認為目前還不算滯脹環境,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的通貨膨脹水平不過3%-5%,中國的通貨膨脹也不過8%左右,而歷史上的通貨膨脹高點都是雙位數。
“今后6個月,全球的股市你們看升還是看跌?”對于這個問題,6位高手多數看多。 龔方雄充滿信心,這6個月當中全球股市應該會漲3%-5%,但是香港H股將漲10%-20%。Felicia Morrow也表示,市場可能會先下降10%,接著上升15%。從美國部分銀行出現問題來看,市場還將進一步調整,未來才能顯示出它的吸引力,其中很多的公司很有價值。“6個月之后市場會跟現在的情況類似,我覺得中間會有上下10%-15%的徘徊,有可能是上去10%-15%,也可能下來10%-15%,”Gerard Lee表示,“今后市場可能是持平的狀態,如果購買亞洲的金融機構的股票的話,6個月之后可能會有很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