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他們逐步采用清潔燃料天然氣取代重油和柴油,徹底解決了鉻酸鍋間歇冒黑煙問題,既實現了清潔生產,每年又可降低成本近百萬元。同時,在廢水治理中采取“梯級利用、綜合利用、循環利用”的模式,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大型綜合污水處理裝置,幾個主要車間全部實現生產用水內部循環,年節約水費100多萬元,鈦白粉生產中廢水的重復利用,使水耗由原來的80立方米/噸降低到65立方米/噸,達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
循環經濟帶給濟南裕興的,不僅僅是環境的改善,還有直接的經濟效益。2003年以來,企業產量提高了兩倍、利潤翻了一番,鉻、鈦成本不斷下降,產品競爭力大大增強。
作為濟南化工產業的龍頭企業,濟南裕興的發展無疑是該產業調整振興的風向標。
目前,裕興正逢難得的歷史機遇,那就是借小清河治理工程之機實施搬遷。對于此次搬遷,企業有著深刻認識:搬遷既是城市規劃所需,也是發展環保的要求,更是企業做大做強、促進產業產品升級、帶動濟南化工產業整體提升的絕佳機會。
裕興必須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實現從國內龍頭向國際一流企業的邁進。
此次搬遷改造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17億元,包括10萬噸/年金紅石型鈦白粉生產裝置、30萬噸/年硫磺制酸裝置、3臺75噸/時中溫中壓鍋爐供熱裝置,以及水處理、廢酸濃縮、110千伏變電站、專用鐵路貨運站、工業水站、循環水站等26個子項工程。該項目是中國化工集團和藍星集團2009年度重點建設項目,也是我市迎接十一屆全運會的重點項目,建成投產后,不僅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產品還可以替代進口。項目計劃今年底建成投產,屆時國內同行業中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產品附加值最高、節能減排、環境友好型的行業樣板式企業將展現在濟南化工產業園內。2012年,裕興將在園區內啟動二期工程20萬噸生產線建設,使企業鈦白粉產能達到30萬噸,邁入世界鈦白粉生產企業前三名。
說濟南裕興,不能不說濟南化工產業園。作為濟南化工產業調整振興的主陣地,園區至今已配套投入10多億元,配套建設天然氣管線及高壓氣門站、企業專用供電網、自來水廠、自來水及原水管網、路燈等,并已竣工投用。園區基礎配套設施現目前已達到“十通一平”標準,到2010年可達“十四通一平”。而為了滿足裕興和園區內其他企業發展的需要,投資3.2億元、總長9.2公里的園區企業鐵路專用線于去年8月開工建設。為企業配套鐵路專線,這在我市工業園建設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經專業機構測算,這條鐵路專用線建成后,年運量可達300萬噸,對比公路運輸方式,每年可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1.5億元。
產業龍頭濟南裕興的進駐,增強了濟南化工產業園的集聚效應。裕興所屬的中國化工集團通過此次裕興搬遷與我市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目前雙方達成將中國化工集團總投資100億元的100萬噸CPP項目落戶濟南化工產業園的初步意向,目前正在做前期技術準備。至今,產業園已經吸引22個項目入駐,而隨著裕興化工、中國化工集團CPP等一批大項目的落成,其集聚效應還將進一步得到增強。
裕興的騰飛和濟南化工產業園的興起,讓我們看到了綠色環保的濟南化工產業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