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美圓貶值勢不可擋, 輸入性通脹風聲鶴唳
從目前來看,美國政府存在容忍美元顯著貶值的動機,這決定了美元在中長期內會進一步走軟。一方面,美元顯著貶值有助于刺激出口,縮小美國的貿易赤字,改善美國的經常賬戶失衡;另一方面,由于美國的對外負債主要是以美元計價的,而美國的對外資產主要是以外幣計價的,美元貶值造成的“估值效應”能夠降低美國政府的對外真實債務,從而改善其高額財政赤字政策的可持續性。
有兩個因素支持美元走軟。首先,當然是占國內生產總值(GDP)兩位數的公共赤字。它已經挫傷了投資者的信心,并且短期內不會下降。第二個則是貨幣政策。
消費支出和就業尤為悲觀。前者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0%。失業率已觸及26年高點,2010年全年也不會出現太大改善。這給消費者帶來了壓力。因此,復蘇的腳步將痛苦而緩慢。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持續下滑,截止10月19日75的關口面臨嚴峻挑戰,并創14個月新低。有關人士分析,雖然這次美元下跌與澳大利亞央行加息密切相關,是投資者買入高息貨幣澳元,拋售美元所致。但從更長期走勢可以看出,美元的漲跌起伏與金融危機的演進狀況和全球經濟復蘇程度緊密相關。在經濟周期衰退和復蘇前期,美元走勢變化主要是風險偏好與避險情緒的博弈。
如今危機漸退,投資者風險偏好重燃,避險工具也會由偏重美元轉移到其他金融產品以及石油、黃金和大宗商品市場上去,帶來美元的下跌和其他類金融產品的走高。
三。原油——黑金魅力將再度吸引市場資金大舉介入避險
由于多采取盯住美元的本幣匯率制度,海灣產油國可能因為美元弱勢而承受更大通脹壓力。美元近期相對全球其他主要貨幣走軟,海灣合作委員會(海合會)成員國從歐洲和東南亞的進口成本將有所上漲。除了預期經濟復蘇的氣氛濃厚,有助于推升油價漲勢外,上周美國煉油廠為消化庫存,削減產量至6個月低點、美國工業產能大增、產油國奈及利亞的緊張氣氛升高與疲弱美元,都對近來油價凌厲漲勢助上一臂之力。
美國石油協會(API)10月14日公布,美國9月原油和成品油需求同比增長4.1%,因經濟顯示復蘇跡象。
EIA預計今年第四季度世界石油消費量將同比增長41萬桶/日,較9月報告中的預測值上調了17萬桶/日。供應方面,EIA預測今年下半年歐佩克原油產量將繼續上升,與預期的需求回升一致,除非油價大幅下滑。EIA對今年下半年歐佩克原油供應量的預測保持不變,即2930萬桶/日。
據了解,在9月下旬,新疆獨山子國家石油儲備基地開工興建,儲備規模為300萬立方米,并預計2010年10月建成并注入原油。中國因素也是未來油價上揚的動力之一。
未來油價的上揚更多的是來自美圓貶值導致避險資金再度涌入。而原油是一中稀缺資源,對資金的吸引力是不言而愈的。
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的數據,截至10月13日的當周,原油期貨總持倉再增加14676手,其中主要由投機基金持有的非商業頭寸中,多頭大增16758手,空頭則減少2072手,凈多頭增加至68836手,顯示投機資金對油價后市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