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基本藥物45%藥品今起降價 平均降幅達12%
2009-10-22 來源:新華網
關鍵詞:基本藥物 降價幅度
兩“價”不一如何解決“看病貴”
此次公布45%的品種降價,從一定程度反應了中國政府的決心,然而,作為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指導價所起的作用僅限于通過降低基本藥物價格的總體水平,減輕公眾負擔。
但是,通過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零差率銷售基本藥物,群眾不再支付原來承擔的15%加價,同時,通過加強基本藥物質量監管,提高基本藥物的報銷比例等措施,仍能使廣大公眾在享受質量更好的服務及藥品同時,進一步減輕實際負擔。
執行新價格 各方反應不一
上海醫藥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吳錫榮接受上海證券報的采訪時表示,此次公布的指導價,對醫院、藥房的影響并不是很大,畢竟,有49%的藥品價格未作調整,而對于藥企的影響則不盡相同。
南方日報在采訪中發現,醫藥業內人士多數表達了降幅小于預期的看法,甚至,本次降價幅度和范圍遠小于此前歷次國家有關的降價。
廣州某制藥企業副總認為,公布的價格基本能夠將企業的生產成本等真實反映出來,某些常用藥還有提價,部分藥價“出乎意料提高了”。
相對于業內人士的反應,普通公眾更關心的還是參考了指導價格后藥品的實際零售價,對此,《每日經濟新聞》就發表評論指出,根據以往經驗,凡被列入降價的藥品,很快就會在市場上消失,成為“降價死”,可沒過多久,這些消失的藥品又改頭換面,重新出現,但價格卻比原來提高了許多。
可見,新一輪基本藥物指導價格的實施,僅僅是解決“看病難”的一步,接下來,更為艱巨的,則是制止藥品“死去活來”的惡性循環。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