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游原料分析
1、國際原油
原油是目前全球聚乙烯生產的主要原料,其在聚乙烯產業鏈中起著基礎性的指引作用。從原油到聚乙烯,原料成本變化引起的下游產品價格波動雖然不能立即體現出來,但這種心理上的影響作用還是很大的。8月下旬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在65-73美元的區間內震蕩整理,對國內塑料價格的推漲或壓制作用表現較弱。
數據顯示,目前紐約原油期貨價格與大商所塑料期貨價格之間的相關系數已經達到0.90 左右,顯示出原油價格的走向對連塑料走勢有迅速直接的指引作用。雖然原油與國內LLDPE 的價格有時會出現背離的現象,但在短暫的背離之后總會恢復到正常的走勢一致的狀態,在分析國內LLDPE 的價格變化時,要緊密觀察原油價格的走勢情況。
圖二 紐約原油與大商所LLDPE走勢圖
圖為紐約原油與大商所LLDPE走勢圖。(圖片來源:文華財經)
國際原油六周以來總體維持區間震蕩的走勢,沒有顯示出明顯的方向性。自8月下旬至9月底,紐約原油在外圍股市震蕩、美國原油庫存變化、美元指數震蕩走弱、歐佩克產量會議決定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下總體處于區間整理的格局,始終在65-73美元之間震蕩。
8月28日,美國商務部公布,7月個人支出成長0.2%,與預估值持平。另外,路透/美國密西根大學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為65.7,創4月以來最低,預估為64.5,7月時為66.0。報告還稱,消費者的財務狀況評估為1946年調查開始以來最差。31日,中國股市出現暴跌,對原油價格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加之日美等一些經濟數據表現不佳使得投資者對經濟復蘇前景持較為審慎的態度,NYMEX 10月原油期貨當日大跌2.78美元,報收于69.96美元,創下一個月來的最高跌幅。
9月8日,美元指數大幅下挫近1個百分點,收于77.252點,創下年內新低,紐約原油期貨收推動飆漲近4.6%,收于71美元之上。由于美元兌歐元走弱到今年最低點,市場預期通貨膨脹將加劇。另外,當地時間9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在維也納召開部長級會議,商討產量政策。
外界預期此次歐佩克會議不大可能宣布任何產量政策調整,也為市場帶來一定影響。9 月23 日,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公布數據顯示,截至9 月18 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280 萬桶至3.356 億桶,預估為減少150 萬桶,因原油日進口量增加891,000 桶,而煉廠加工減少316,000 桶/日,汽油庫存增加540 萬桶至2.131 億桶,預估為增加40 萬桶。美國原油庫存大增使得紐約原油承壓大跌近4%,NYMEX 11 月原油合約大跌2.79 美元,報收于68.97美元。
24 日,紐約原油期貨合約再度大跌4%以上,收盤價跌破66 美元/桶,創下近兩個月以來新低。市場人士對石油需求的擔心和美股下跌繼續強力壓制油價。八月份的二手房銷售出現了五個月來首次環比下滑,不利經濟數據打壓美股全線走低,也給原油市場帶來壓力。
9 月30 日,受美國汽油庫存環比意外下降、第二季美國GDP 的降幅低于早先的預期和美元匯率明顯下滑等因素的推動,NYMEX 11 月原油合約反彈近6%,回到70 美元之上。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宣布,在截至9 月25 日的一周中,由于需求增長和汽油進口量減少,美汽油庫存環比下降160 萬桶,日均汽油需求環比增3.8%,至913 萬桶。美國商務部宣布,第二季對通脹做出修正的實際GDP 的年化降幅為0.7%,低于早先估計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