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09中國國際橡膠助劑與新型原材料發展論壇上,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副會長、中橡協助劑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許春華表示,橡膠助劑行業將構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提高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許春華介紹,該產業聯盟將結合橡膠助劑、輪胎、橡膠制品等企業以及檢測機構、大專院校的優勢,以上下游企業結合、產學研結合的方式進行集成創新;以促進劑M的清潔工藝為起點,通過建立產業鏈技術路線圖方案,開發高品質綠色助劑,更好地為高速安全輪胎、汽車配件配套。
許春華說,目前橡膠助劑行業急需解決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主要集中在清潔生產和產品結構綠色化方面。她說,促進劑M的清潔生產工藝和“三廢”治理是橡膠助劑行業近幾年發展的重中之重,可以說解決了促進劑M的清潔生產問題,促進劑80%的問題就解決了。目前,促進劑M的廢氣通過克勞斯爐氧化法已經基本解決,廢渣也已實現綜合利用,但廢水處理這一世界性難題攻關還處于試驗階段。由于技術難度大,需要聯合攻關,因此該產業聯盟將以促進劑M的清潔工藝為起點,提高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此外,創新聯盟近期還將大力開發促進劑NS的氧氣氧化工藝路線、NS廢水處理和水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萬噸級高熱穩定性不溶性硫黃生產技術以及萬噸級預分散橡膠助劑產品的生產技術;加速開發TBzTD(二硫化四甲基秋蘭姆)等有毒有害的秋蘭姆類促進劑TMTD、TMTM的替代品,加速雷那細 XI(2’2-二苯酰氨基二苯基二硫化物)、PS、CPA、ZD-4、ZD-8等產品的開發,逐步替代五氯硫酚類塑解劑。
許春華說,橡膠助劑行業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展的子午線輪胎原材料國產化科技攻關是技術創新聯盟的成功例子。當時50多個單位參加、上下游企業聯合進行科技攻關,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實現了21大類68個品種的國產化,大大推動了我國子午線輪胎工業的發展,提升了助劑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許春華說,今后橡膠助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將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