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上下游企業各自的反應,中國化纖協會錦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鄧軍告訴記者,反傾銷是一把雙刃劍,就目前來看,初裁結果的出臺對于切片企業無疑是有利的,但是勢必會對抽絲企業尤其是高速紡絲企業產生不利影響。他預測,抽絲行業可能要面臨一次洗牌,規模小的抽絲企業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洗牌對于整個錦綸行業發展也許是必要的。
補齊產業鏈 全行業協調發展
錦綸行業通過反傾銷進行自我保護已經不是先例,但是反傾銷的結果往往會影響到錦綸產業鏈的上、中、下游,而且正面作用很難兼顧錦綸全行業。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協調整個錦綸行業,盡量減少負面影響,促進全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就成為擺在行業協會面前的一道難題。
鄧軍秘書長告訴記者,己內酰胺、切片、抽絲分別是錦綸產業鏈的上、中、下游。近幾年來中游錦綸切片行業處于全線虧損的狀態,其中一個制約因素就是上游己內酰胺產能和質量不能滿足國內需求。
據鄧軍秘書長介紹,國內己內酰胺生產技術主要掌握在中國石油化工公司下屬南京東方化工(現由荷蘭DSM控股)、岳陽巴陵鷹山石化、石家莊化纖3家生產企業手中,甚至形成了壟斷。這三家企業曾經在2003年對原產于日本、比利時等國的己內酰胺提出反傾銷訴訟,結果商務部做出征收5%~28%不等的反傾銷關稅的終裁,時限為5年,5年間國內己內酰胺生產有所增加,截至目前三家企業每家年生產約14萬噸,但是產量和質量仍不能滿足需求,35%的己內酰胺仍需依賴進口。由于國內己內酰胺存在巨大市場,2007年,浙江恒逸化纖公司斥資20多億,與中國石油化工公司合作,購買其技術,建了己內酰胺生產線,但是兩年過去了,項目幾近停滯。
此外,在這5年間由于征收反傾銷稅,及己內酰胺進口關稅倒掛,中游切片企業全線虧損。進入2009年以來,中游切片企業在經歷了虧損后,便提出了此次反傾銷調查申請,商務部也做出了初裁,這對于切片行業十分有利,也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契機。
但是下游抽絲行業則會遭遇一番陣痛,面臨整合,產能將會集中到大的企業,比如全球最大的抽絲企業力恒錦綸。中國化纖協會出于對整個行業協調發展的考慮,也在積極幫助下游抽絲企業,比如此次反傾銷中,就組織企業到商務部反映,曾經打報告要求將FDY高速紡級的切片跟工程塑料級的切片以及常規紡的切片分開處理,因為國內高端切片供應量明顯不足。但是因為三種切片同屬一個海關稅則號,無法分開,這樣只能是一刀切,都征收反傾銷稅。
針對這些情況,中國化纖協會錦綸專業委員會組織會員企業于10月28日在杭州蕭山召開座談會,探討了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上升、貿易戰擴大的趨勢下,企業如何應對當前困難局面。最后達成四點共識:一、在經濟復蘇仍不明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錦綸企業需要進一步加強行業凝聚力,增進上下游的配合,共同抵御各類風險。二、鑒于近年來錦綸長絲進口量增大,低價銷售現象增多等情況,國內主要的錦綸長絲企業醞釀向商務部提出對進口錦綸長絲發起反傾銷調查的要求,以維護國內錦綸企業的利益。三、加強行業自律,反對無序的低價競爭,增進行業內的價格協商,減少應收款,維護行業的健康發展。四、在錦綸行業內引入對行業發展的預警機制,為企業的投資決策做參考,從而逐步協調錦綸產業鏈上下游的矛盾和各環節內產品結構的矛盾,提高錦綸行業的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