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蘭州,一場大雪讓機場高速沿途的山包包銀裝素裹,在朝市區方向的高速路出口,西北化工所處的永新化工園在雪后的陽光下分外耀眼。
有著40多年制漆歷史的西北化工,2007年落戶永新化工園,完成了“5萬噸涂料生產線搬遷擴能改造項目”。現在,搬遷將近兩年的西北化工發生了哪些變化?今后將走向哪里?而且今年以來,國內規模以上涂料企業從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長轉變為下降,全行業進入“冰點”期,西北化工能否走出嚴冬?這些都成為目前公司全體股東以及市場關注的焦點。
寒流中沖刺
記者看到,作為永新化工園的主體建筑,西北化工一排排雄偉的鋼結構廠房下依次分布著樹脂分廠、色漆分廠、制桶廠、動力廠,它們構成了西北化工完整的內部產業鏈,也是西北化工5萬噸涂料生產線的主體部分。與室外11月的冰天雪地不同,色漆分廠的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地工作,剛剛下線的桶裝漆被他們一一裝箱打包。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西北化工工業總產值、營業收入、產品產量三項指標分別增長14%、18%和12%。在1-4月份這樣的行業淡季,公司涂料主業真正實現盈利,在上市以來尚屬首次。
西北化工之所以在危機面前能夠保持良好的態勢,現任董事長康海軍總結了三點:“公司建成了國內一流、節能環保的涂料生產線;科研投入加大并發揮作用;加大宣傳力度、產品包裝提升。”
酒香也怕巷子深,康海軍特別談到了品牌建設,他認為,品牌是企業生存和成功之本,從今年1月份開始,在央視一套、二套和各省區衛視黃金時段,許多消費者首次看到了“永新”的品牌形象。全國各地的墻體廣告和其他媒體也迅速跟進,很快形成立體宣傳攻勢,公司銷售網點也增加了一倍。
康海軍告訴記者,公司搬遷以來,引進了一大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專業人才,吸引了包括中科院化物所、蘭州大學、北京化工大學、西北師大等10多所科研院所和高校前來合作。同時,又投入大量資金配備了與國家級技術中心相匹配的硬件設施,為公司重新領先涂料研發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