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氯堿市場的一個焦點就是電價上調,被國內各大媒體沸沸揚揚炒了近一個月的電價上調問題,終于在本月19日下午3時塵埃落定。 從去年10月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之后,我國氯堿行業的生產銷售進入低谷。2009年已接近尾聲,這段時間,無論是聚氯乙烯還是燒堿市場均未出現實質性起色。企業將要繼續面對如何降低生產成本,獲得遠不如曾經豐厚的利潤。此次電價調整,對于燒堿生產來說,每噸將提高70元的生產成本,作為電石法聚氯乙烯的生產原料,電石成本增加98元,這就導致PVC生產成本增加了150元,這其中還不含PVC在生產過程中的聚合等環節所耗電量。成本提高了,但企業不僅僅是把增加的成本以價格形式傳導至下游市場這么簡單,因為主要下游行業仍待進一步回暖,“不虧本”成為生產者的基本要求。PVC價格近期出現了些許上調,在雪天物流困難,貿易商對市場預期不樂觀,進貨不積極,對此造成了一定市場缺口以及近期PVC期貨價格上升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部分地區的生產企業報價提高50-100元/噸,但事實證明這仍然是有價無市。供過于求的生產現狀造成生產企業一直無法滿負荷開工。如今,電價的調整再次加重聚氯乙烯生產企業的成本,如果從原鹽電解階段開始計算,那么聚氯乙烯生產的全過程增加的成本將近二百元。PVC生產成本增加但下游接貨能力有限,PVC生產企業無疑面臨了更大的壓力。
后市展望
目前,國際原油還是在多空交織的經濟復蘇背景下維持區間震蕩,價格何時突破目前還很難判斷,但是在冬季用油高峰時期,還有圣誕節即將來臨帶動消費的預期下,原油價格向上突破的概率較向下回落要大。國內化工品方面,LLDPE從技術角度說價格向上機率很大,當然還有在國內石化調價的配合之下。而PVC價格面臨的向上空間就小了,尤其是電價上調對PVC企業的成本壓力就更大了,除非下游接貨企業開始復蘇,否則PVC價格很難短期內上個臺階。
數據匯總 美國商業原油庫存減少90萬桶,汽油庫存減少170萬桶

圖為EIA美國商業原油庫存走勢圖。(圖片來源:西南期貨)

圖為EIA美國汽油庫存走勢圖。(圖片來源:西南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