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交易所庫存連創新高,現貨壓力或將等待“停割期”消化
近期內外盤天膠期價整體表現為“內弱外強”的格局,這與國內及海外市場截然不同的基本面環境有較大關系。由于9 月中旬美國通過對中國輪胎出口的“特保案”調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天膠下游消費企業的熱情,加之目前正處于國內產區割膠旺季,現貨消耗壓力可想而知。截至10 月23 日,上海期貨交易所天膠庫存總量突破11 萬噸,創下歷史新高,注冊倉單也接近8 萬噸。而上述還僅僅是“顯性”庫存,如果加上年初膠價處于歷史低位時,國儲收購的10.5 萬噸“隱性“庫存,保守估計市場庫存已經超過20 萬噸,相當于國內農墾年總產量的1/3。得益于日本輪胎制造企業的強勁需求,日本橡膠貿易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 月20 日,日本天然橡膠庫存下降至4,195 噸,自5 月末以來,庫存已經下降58%。根據庫存與價格反向運行的客觀規律,高庫存必然限制價格的進一步上行,這也就解釋了在日膠期價連創反彈新高以及國內汽車、輪胎產銷兩旺背景下,國內市場天膠期現價格“遭遇”高位橫盤整理的尷尬。
天膠的生產具有農產品典型的季節性特征。通常情況下,國內兩大產區,云南農墾在11 月中旬左右進入停割期,而海南農墾的割膠活動可以持續至12 月中旬甚至月底,每年11 月份前后是國內新膠集中上市的最后階段,庫存一般會達到或維持相對高的水平。如果目前的庫存現狀不能發生改變,滬膠期價難有進一步上行的表現,或許將不得不等待市場在11 月中旬過后至次年3 月停割期對庫存的消化。
圖 5:滬膠庫存價格對比
圖為滬膠庫存價格對比圖。(圖片來源:上交所,一德期貨)
圖 6:日膠庫存價格對比
圖為日膠庫存價格對比圖。(圖片來源:TOCOM,一德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