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檢測”公司目的是向客戶推銷治理產品,其檢測指標并不可信
無資質檢測機構用數據“蒙人”
“2009全民家裝環境安全免費檢測行動”開始半年多來,市民參與踴躍,目前接受各類家裝環保咨詢已達5000多人次,對300多個家庭的裝飾材料和室內環境及家具進行了免費檢測。在行動過程中,不時有市民反映面對眾多的檢測機構無所適從,一些不具備家裝污染檢測資格的單位甚至個人,紛紛打著權威檢測機構的旗號檢測,這讓市民不知道該找什么樣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到底什么樣的檢測機構是具有合法資質的。
針對市民們所反映的情況,記者對哈爾濱市目前室內環境檢測行業進行了調查,發現很多做室內空氣污染檢測治理業務的公司也公然對客戶宣稱能檢測室內環境環保是否被污染,而事實上,這些無資質“黑檢測”公司主要的目的是檢測后向客戶推銷治理產品,其檢測指標并不可信。
據調查,無資質公司使用的是現場顯示數據的便攜儀器和比色卡比色的方法,其檢測結果并不準確。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是按照國家規定使用實驗室分析方法,其中要使用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等儀器,其檢測結果具有法律效力。正規室內環境檢測單位可到省技術監督局認證處查詢。市民自己也可以通過核實檢測單位的資質證書和證書附表來鑒別該單位是否具有檢查室內環境的資質。
記者從省技術監督部門了解到,國家對室內環境有兩個標準,一個是《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一個是《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國家對執行上述兩個標準給予明確要求,對新裝修完或已裝修完的單位、居民家庭采用《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檢測項目多達19項;對新竣工的樓房(包括毛坯房)采用《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進行驗收檢測,檢測項目為5項;兩個標準差異非常大。所以,正規有資質的室內環境檢測機構必須具有《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檢測能力,要求關閉門窗12小時(不含氡),檢測項目有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氡、臭氧、可吸入顆粒物、菌落總數、相對濕度、新風量、空氣流速等19項。
省技術監督局相關人員告訴記者,國家對室內環境檢測機構的具體要求是,從事室內空氣檢測機構必須通過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局的計量認證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對社會開展檢測業務,必須具有計量認證(CMA)資質。另外,還應具有以下條件:必須是獨立法人;具有獨立實驗室;室內環境檢測的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具有職業資格證。室內環境檢測機構必須出具符合國家規范并帶有 CMA 標志的檢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