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氣主體試氣作業基本完成
2009-11-5 來源:中國石化新聞網
關鍵詞:普光氣田 投產 作業施工
為確保井下安全,試氣投產作業領導小組組織技術人員通過試驗和論證,把暫堵工藝由原先射孔后擠堵改為把射孔管柱上提至射孔井段以上擠堵,有效地避免了暫堵液卡管柱事故的發生。針對水平井段長的實際,技術人員不斷創新,整合運用了射孔管柱防卡、解卡技術,避免了井下事故的發生。其中,普101—2H井水平井段長1200米,技術人員通過各類技術的集成運用,成功完成了這口井的試氣投產作業任務,創造了川東北投產水平井段最長的施工記錄。為縮短施工周期,技術人員優化射孔工藝,由原來的裝采氣樹射孔改為裝防噴器射孔,消除了井控管理盲區,并縮短施工周期3天。
為監測普光氣田儲層狀況,科研和施工單位緊密配合,在普104—1井成功安裝了永置式監測系統,成功實時監測了該井完井、酸壓、放噴求產過程中的井下壓力和溫度數據,這標志著高含硫、深井氣藏井下永置式監測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針對汶川地震導致多數井生產套管變形的情況,試氣投產作業領導小組靠前指揮,強化溝通協調,及時變更施工工序和標準,結合實際情況制訂措施,確保了投產作業安全高效運行。科研人員大膽創新,先后成功修復2口嚴重套變井,創造了國內成功修復高鋼級、厚壁套管的先例。與此同時,科研人員不斷豐富完井技術,優化管柱設計,在國內首創了套變井采用遇油膨脹封隔器和水平井采用E形球座加深尾管的完井技術。
在施工中,參建各單位始終把人員健康安全和環境保護放在首位。各施工單位不斷強化HSE管理,加大安全措施的落實力度,并在放噴、酸壓、求產等關鍵作業環節,實行24小時監控和空中、地面立體式監測,從源頭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實現了安全、環保和零傷亡、零事故。
更為彌足珍貴的是,普光主體投產作業的基本完成,進一步鍛煉了隊伍,并初步形成了一套高含硫氣田完井、作業、儲層改造和安全環保技術,也驗證了這套技術完全可行,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國內采氣工程技術,提高了國內酸性氣田開發的信心和決心,對其他酸性氣田的開發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據悉,整個試氣投產作業將于年底完成。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