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羽毛球是從我學生時代開始的,那是20世紀80年代,當時國際羽壇的“四大天王”演繹著無數精彩。一次看電視轉播,楊陽的風采深深吸引了我。一看完轉播,我和同學迫不及待,借了副球拍,找了片空地就打起了羽毛球。那時條件很差,球拍框是木頭的,又笨又沉,室內球場也很少。“四大天王”中,我最喜歡楊陽。我和他同歲,他在比賽中總是那么氣定神閑,讓人放心。從此以后,羽毛球開始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從學生到教師,從教師到校長,打羽毛球從未間斷。打羽毛球還讓我交了許多朋友,我們經常在一起一邊切磋球技一邊談工作。通過堅持打羽毛球,我不僅增強了身體素質、鍛煉了意志品質,還增長了智慧,讓我能以正確的人生觀去面對生活和事業的方方面面。
記者:平時工作如此繁忙,那您怎樣照顧家里呢?
申長雨教授:每天不僅處理著紛繁復雜的行政事務,還承擔著大量科研任務,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飯,幾乎沒有休息日。除了外出,我的全部節假日都和實驗簽訂了“合同”;除了開會,我的所有晚上都和項目預定了“約會”。
在家里,我沒有買過菜,沒有做過飯,沒有洗過衣服,沒有打掃過衛生;從孩子上幼兒園起,我沒有送過,沒有接過,沒有參加過家長會,沒有給她買過玩具,沒有陪她看過電影,沒有帶她進過公園……”
在一連說了10個“沒有”之后,申長雨教授用“我實在對不起她們”8個字,戛然而止。不過,他的女兒是很有出息的。說到女兒,申長雨的眼睛里又發出了光芒。女兒從小開始,年年是“紅花少年”、學校的“三好學生”、鄭州市“三好學生”。
申長雨教授簡歷:男,1963年6月生,河南南陽人,中共黨員,當選200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塑料成型及模具專業第一位中科院士。現任鄭州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全國青聯副主席,橡塑模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 “材料成型及模具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重點學科“材料加工工程”第一學術帶頭人,長期從事模具及橡塑制品成型技術的研究,是橡塑模具技術研究專家。自1987年起投入模具及橡塑成型工藝的研究與開發以來,他在該領域主持承擔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24項、重大橫向協作項目17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成果獎等20多項獎勵,已出版學術專著5部,發表論文110余篇。他承擔的“高聚物成型加工與模具設計中關鍵力學和工程問題”被批準列為河南省首次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他領導的國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承擔著我國神舟七號航天員出艙面罩等防護裝置的研制工作,取得重大科技攻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