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
圖為美元指數走勢圖。(圖片來源:中誠期貨)
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經濟構成了世界經濟的主體。美日歐經濟不斷下滑,使得投資者對美元貶值預期較強,導致美元指數出現下滑。美元的貶值和美元指數的下滑,又抬高了大宗商品價格。由于美國經濟持續低迷,美元在近期大幅走強的可能性不大,可能會繼續在85左右保持震蕩的態勢,因此這也為原油和天然橡膠等大宗商品價格提供了一定支撐。
四、 后市展望及投資建議
從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影響頗為深遠,至今世界經濟仍然處于下滑之中,對商品的需求也不斷萎縮。而在這種條件下供給方面往往在階段性行情中起到主導作用。5月份,天然橡膠面臨全面開割,新膠上市供應壓力增大。尤其今年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橡膠開割情況良好產量穩定。目前來看如果生產順利,天然橡膠大幅減產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在每年這個時候也是頭一年庫存量消耗到最低的時候。即使新膠上市,如果價格合理,貿易商補庫的意愿可能較強。這降低了期貨價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從近5年的統計狀況來看,5月份主力合約期貨價格基本均呈上漲態勢。
收儲政策一直是導致本輪上漲的直接動力。首先是2008年末國際橡膠協會協調三大產膠國進行限產和限制出口行為,三大產膠國阻止了國際天然橡膠價格的繼續下滑。泰國在年初計劃收儲天然橡膠20萬噸,力挺橡膠價格。由于2、3月份天然橡膠開始反彈,這個計劃被一再推遲。但泰國政府已經正式公布了這一消息。因此天然橡膠價格一旦大幅回落,這一政策可能會重啟。
作為第一大消費國中國的天然橡膠收儲政策是平衡橡膠價格的另一個重要砝碼。年初我國市場就有傳言國家儲備局將大規模收購天然橡膠。春節后,有媒體報道這一收儲已經開始實施,先期收儲5萬噸已經開始進行,收儲價格高達14600元/噸。而且后期仍有5-10萬噸的收儲計劃。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收儲橡膠的官方文件被披露。這為后期橡膠市場埋下了較大的伏筆。2008年我國全年天然橡膠產量約64萬噸,如果按照收儲計劃可能將收儲20萬噸,這相當于全國產量的近三分之一。這對穩定國內天然橡膠價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進入4月后,天然橡膠價格連續沖高,收儲政策也似乎沒有了下文。而5月以后,市場面臨著新膠上市的強大壓力,收儲政策有可能進一步被提出。4月末由于天然橡膠沖高回落,國際天然橡膠協會立刻出面聲明世界三大天然橡膠生產國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計劃今年第二季度開始美元削減出口 4.8 萬噸。如果價格出現大幅回落,中國的收儲政策也有可能出臺。
基于此,筆者認為短期內天然橡膠深幅下跌的可能性有限。在新膠供給壓力增大和收儲預期的雙重影響下,天然橡膠價格在尋找新的平衡點。經歷調整后,可能會繼續上行。如果需求面轉暖,不排除膠價會繼續沖高。操作上以低位買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