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師認為,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作為全球主要原油供應組織,未來其剩余產能變化將為油價走勢提供新的指引。
上周末,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大幅收低約4%,原因是美股回落帶來需求憂慮,加之國際能源署(IEA)和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都下調了石油需求預估,使得投資者在油價觸及60美元的6個月以來新高后選擇獲利了結。
60美元附近現拋售壓力
截至上周末收盤,NYMEX原油期貨6月合約結算價收挫2.28美元,跌幅達3.89%,報56.34美元/桶。油價上周跌幅累計達3.9%。
與此同時,汽油期貨6月合約周四觸及七個月高位后下滑,NYMEX6月RBOB汽油期貨收低4.31美分,幅度達到2.50%,結算價報1.6806美元/加侖。
有分析師認為,油價在觸及60美元的6個月以來新高后,上周末公布的工業生產數據觸發了市場獲利拋盤。而在上周公布的經濟數據依然帶來了經濟復蘇信號。最新公布的密歇根大學5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為67.9,創出了2008年9月以來新高,同時也高于市場此前預期的67.5。4月份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為65.1,同期公布的1年通貨膨脹率預期為2.6%,4月時的預期為2.8%;5年通貨膨脹率預期為2.8%,與此前一個月時的預期持平。
MFGlobal能源高級副總裁JohnKilduff認為,如果經濟能夠持續復蘇,能源供應緊張會很快顯現。同時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市場預期逐步穩固還能夠在支持原油市場的同時減少油價波動。
不過,在EIA上周公布的最新一期《短期能源展望》認為,2009年,全球石油需求預計將年比下降2%,或177萬桶/日,至8367萬桶/日。此外,EIA稱,截至第一季度末,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原油庫存能夠滿足未來60天需求。庫存量遠高于2008年末27億桶的平均水平。
同時,國際能源署(IEA)在上周四發表報告說,美國引起的全球性經濟危機還在發展,大國經濟復蘇仍沒有任何明顯跡象,因此全球對石油的需求將會降至自198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報告表示,4月份曾預測全球對石油的需求每天為8430桶,但現在看來今年內每天對石油的消費只能是8320萬桶,與2008年相比減少了260萬桶。
OPEC剩余產能值得關注
EIA公布的最新庫存次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減少470萬桶至3.706億桶,這是10周以來美國原油庫存首次下滑。進口減少121萬桶至每日871萬桶是庫存下降的原因。美國原油庫存的顯著下降為寬松的能源市場發出了一些積極信號。而EIA在上周公布的報告認為,在判斷未來油價的短期和中期走勢時,OPEC剩余產能將是重要參考因素。
受到此前經濟波動影響,近期OPEC剩余產能已從2008年三季度的每天100萬桶上升至2009年3季度的每天400萬桶。EIA預計,OPEC中最重要的成員國——沙特阿拉伯在2012年將再增加250萬桶日產能。而未來的油價走勢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剩余產能變化,因為剩余產能的擴大將直接影響宏觀經濟復蘇預期下的油價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