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產業拓展部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我國塑料期貨市場的發展基本上與國際同步,但發展速度遠高于國際市場。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大商所己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塑料期貨市場。
這位負責人介紹,塑料是中國四大基礎建筑材料之一。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塑料產品增長將保持較高的速度,期貨市場為企業服務的前景十分廣闊。與傳統大宗農產品、能源及金屬等工業品期貨不同,在國際期貨市場上,塑料期貨也是近幾年才推出來的期貨品種,中國塑料期貨市場的發展基本上可以說與國際同步,但國內市場的發展速度遠高于國際市場,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大商所己經是全球最大的塑料期貨市場:其中LLDPE期貨今年1-5月成交量和成交額分別達到4623.53萬手和2.081萬億元,同比增長4708.20%和2933.47%,但列全球同類品種首位;PVC期貨上市前十個交易日成交量和成交額分別達到103萬手和349億元,并于6月9日創下成交量38.2萬手、持倉量6.6萬手的紀錄,在上市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即保持較高活躍度,體現了這一品種的投資價值及市場對這一品種的信心。
這位負責人相信,以LLDPE和PVC為代表的塑料及石化期貨在大商所僅僅是個開始。他亦表示,未來市場建設中,大商所將繼續不斷豐富完善塑料及石化品種體系,以更好服務石化產業發展,幫助企業進行風險管理,促進石化工業的長遠健康發展,不斷拓展市場對經濟的服務范圍和能力。同時大商所也將繼續探索產業服務新模式,通過千廠萬企及產業大會等產業服務活動的開展,密切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關系,深化產業服務,使石化期現市場有機融為一體,進一步增強產業競爭力,推動產業發展邁向更高層次。
在談到將于6月27日由大連商品交易所與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聯合舉辦的“2009年中國塑料產業大會”時,這位負責人表示,當前隨著全球金融危機蔓延并影響到實體經濟,國際國內石化特別是塑料市場發生巨大變化,出現了近些年少有的價格大幅波動局勢,石化產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處境艱難,在這一形勢下,塑料上下游相關企業如何利用期貨這一市場風險管理工具,指導經營、規避風險,如何把塑料工業這一傳統行業和期貨這一現代金融工具結合在一起,尋求新的發展契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LLDPE等期貨市場實踐也證明期貨避險是企業化解危機沖擊的有效途徑。當前盡管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在減弱,但完全散去還需要時間,市場仍會有反復,因此在新的市場形勢下及石化期貨品種不斷豐富并迅速成長之際,有必要讓企業更為深刻地認識期貨工具,更有效地利用期貨市場。這也是舉辦此次大會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據介紹,根據上屆國際合成樹脂大會的成功經驗,為了更好地貼近產業、企業以及投資者需求,使參會者有更大的收獲,大商所2月份即啟動產業大會議題論證工作。通過征求石化協會、期現貨市場專家以及生產商、貿易商、加工商的意見,對大會議題進行不斷地修改完善,使得議題的選擇緊緊圍繞當前塑料市場的熱點、焦點問題,充分考慮期、現貨市場的特點和深度融合,密切體現廣大產業客戶和投資者的市場需求,積極配合PVC期貨上市和繼續活躍LLDPE期貨交易。另外,交易所與上下游產業協會合作,在本屆大會上首次嘗試推出非常有市場價值的產業鏈研究報告,使得大會價值得到更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