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環評
“重慶MDI項目,環評是獲批的關鍵。”薄睦樂曾在記者采訪時說。
從2007年12月12日,重慶MDI項目環評第一次公示到現在,巴斯夫足足花了一年多時間。
2008年6月以來,環保部多次組織專家對該項目進行技術論證。2008年11月,項目第二次公示期間,環保部在重慶專門召開了三峽庫區化工、石化產業環境與發展研討會。直到2008年12月1日,環保部才通過了技術符合審查,專家們對“副產氯化氫氣體的處理利用”、“鹽水的處理利用”及環境風險防范等問題進行了研究,認為要落實補充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保措施,并強化環境風險防范。
重慶MDI項目為何受到如此重視?同處長江邊,“南京揚巴二期項目國家環保部已批復同意。”南京市經委投資處有關人士稱。
不同在于,重慶項目地處三峽庫區,化工項目往往伴隨著高污染、高毒害。化工廠的廢水廢渣經處理后排放,三峽庫區是否適宜大規模發展化工項目?
綠色和平環保組織對其環境影響表示擔憂。2月,據其實驗室的解釋:硝基苯的毒性極強,并非常容易通過皮膚接觸吸收,長期接觸會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嚴重損害。苯胺同樣是可通過皮膚和呼吸系統攝入的高度有毒化學品。
綠色和平污染防治項目主任張凱說:“如果該項目的環評信息沒有充分公開并從各方廣納建議,一旦發生環境事故,影響絕非一城一地,長江中下游地區都可能被殃及。”
《長江保護與發展報告2007》主編之一、長江水利委員會水資源保護局前局長翁立達在記者采訪時說:“長江重慶段的水質不是很樂觀。盡管MDI項目將采取各種措施,但實際在生產過程中對水和大氣是有影響的,生產所需的原料運輸,環保達標是相對的,萬一發生污染怎么辦?重慶為三峽工程實行移民遷建,需要產業支持,但是不是一定需要重化工來解決?”
對此,環保部慎之又慎。除了專家會診,今年初,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親自到重慶考察,就項目具體細節和重慶市政府進行磋商。
巴斯夫也在改進。就重慶MDI項目,巴斯夫在網上開辟專欄問答,修改時間是3月19日。其寫道,“我們計劃中重慶的項目,將執行全球統一的工程和建設標準。”
“計劃中的重慶裝置將采用最現代化的技術保障水源安全,巴斯夫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美國吉斯瑪、韓國麗水和中國上海都全球運行著世界級MDI生產裝置。我們十分強調一級防護措施,這意味著發生故障時裝置將會自動關閉。作為一級防護措施的補充,我們還將采取二級防護措施以確保影響減少到最低水平。”
巴斯夫還對長壽地區居民進行了公眾意見調查,于2月結束。
因此,今年2月,來自環保部的意見認為,該項目采用巴斯夫專有技術,生產工藝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其資源、能源消耗和單位污染物排放量低于同類產品的其他生產工藝。該項目選址長壽化工園區,按照上下游產業鏈一體化、循環經濟的理念進行設計,可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和減少運輸風險,有利于發展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該項目能夠保證三峽庫區水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