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日舉辦的“第六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橡膠國際研討會上,來自國內外的行業專家表示,由于國際橡膠需求形勢仍不樂觀,產業依然會處于困難時期。因此,加大期貨市場避險力度,成為一些企業的選擇。
企業套保數量大增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蔓延,受此影響,國內輪胎消費惡化,橡膠市場消費信心嚴重不足。”我國兩大產膠巨頭之一、云南農墾總局局長楊焰平說,“充分利用現貨和期貨兩個市場進行銷售,2009年我們在期貨市場加大套期保值的力度。”據透露,截至5月份,云南農墾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套期交割15700噸天然橡膠,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1%。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至今,國內外天然橡膠期貨價格出現了劇烈波動。國內膠價一度由28000元/噸跌至10000元/噸。作為第一大天然橡膠消費國和進口國,中國的橡膠工業很容易受到價格劇烈波動的影響。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秘書長鄧雅俐透露,今年一至三月份,橡膠產業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2%,行業虧損度達到34%,虧損額達到17億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積極利用期貨市場規避風險也成為不少企業的選擇。據介紹,作為橡膠生產企業的云南農墾,今年前5個月產量同比增加73%,預計全年生產天然橡膠21.5萬噸,比上年增長了73.7%。楊焰平說,期貨市場對推動企業生產經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消費量有望增加
今年以來橡膠價格逐步企穩,但全球橡膠消費量將繼續下降,而中國消費量有望增加。國際橡膠研究組織總秘書長斯密特預計,2009年全球橡膠消費量將下跌7%左右,而中國消費量還會增加4%到5%。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秘書長鄧雅俐預計,2009年橡膠工業增幅仍然在9%左右,輪胎工業增幅基本上在8%左右。
盡管如此,專家認為上半年橡膠行業形勢并不樂觀,相關產業仍處于被動境況。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副秘書長談玉坤介紹,2008年輪胎企業遇到了兩個困難,上半年是原材料價格猛漲,包括天然橡膠價格,漲到接近28000元/噸;下半年遭遇金融危機,輪胎市場一下子萎縮,許多輪胎企業不得不減產停產,各項指標大幅度回落。由于不少輪胎企業在去年下半年購進不少高價原材料,因此,今年上半年情況難以好轉。
“穩步攀升,降幅縮小,部分指標有好轉的跡象。”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秘書長鄧雅俐概括了下一步中國橡膠工業面臨的形勢。由于我國進口天然橡膠用量約占整體消費量的79%,對外依存度相當高,有關專家認為,適當加大利用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力度,不失為一種規避行業風險的有效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