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燃料甲醇國家標準》將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此消息一出,業內外反響十分強烈,甲醇生產、經銷企業,加油站、相關協會、能源專家等眾說紛紜,各執一詞。從5月下旬《標準》出臺至今,記者采訪到業界人士的普遍看法是,無論那種說法都不是標準答案,都應該在充分的考慮范圍之內,并引起決策部門高度關注。
全國醇醚燃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認為,《標準》是將甲醇從化工產品向燃料轉變的合法依據,以車用燃料甲醇為基礎調配各種比例的甲醇汽油。這一觀點贏得了業內人士的普遍稱道,他們一致認為,《標準》的獲批,從法律角度確認了甲醇這一大宗化工產品的新用途和新出路。
10多天來,記者先后采訪了河南、安徽、湖北、山西等省的大中型生產和銷售甲醇的企業負責人,他們形成一個基本意見,認為該《標準》將全面推進和規范我國甲醇燃料的使用,擴大甲醇市場需求,緩解當前我國甲醇企業面臨的生產經營困境,有利于我國煤化工產業的推進。據記者了解,我國現有甲醇產能最大的省份河南,5月份以來甲醇行情普遍比較穩定,甲醇企業開工率從30%回升到50%;其他地區,如湖北宜化甲醇出廠報價也很平穩。
從去年四季度以來,國內甲醇價格狂跌,從國際金融危機前的每噸4000多元,下降到每噸1700多元。整個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所以,擴大需求無疑是化解甲醇行業危機的最好辦法。生產和經銷企業老總一致反映,此《標準》即將實施等于雪中送炭,讓企業看到了曙光。
但是,記者在河南、安徽、湖北等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省份采訪時,不少加油站,石化相關行業協會負責人卻持不同看法。他們認為,該《標準》實施并不意味著推廣甲醇燃料會一帆風順,反而會障礙重重。因為在已經推廣乙醇燃料的省份,再推廣甲醇燃料會出現沖突,而且由于甲醇、乙醇兩種燃料的生產成本懸殊很大,勢必會出現市場混亂、違法操作等復雜情況,最終損害各方利益。
一些專家則極力反對推行該《標準》。淮北中潤生物質能源技術開發公司、河南天冠集團的技術專家認為,煤制甲醇燃料畢竟還是一次能源,不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