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們都在與被稱為食品“第二肌膚”的塑料包裝袋頻頻接觸:買了青菜、活魚、新鮮的水果,往塑料袋里裝;熱騰騰的饅頭往塑料袋里裝;剛煮好的米線、面條,剛出爐的燒烤食品往塑料袋里裝……在享受塑料袋輕巧方便的同時,其質量問題卻令人不無擔憂。
現狀:市場流行有毒塑料袋
在將軍街農貿市場記者看到,市民買了熟食制品用業主給的塑料袋一裝就算了事,完全不顧及塑料袋是否有毒。在武功街市場,許多小吃店將做好的麻辣拌等食物裝在套了塑料袋的碗里端給顧客。店主告訴記者,塑料袋都是買來的,顧客認為這樣更干凈些。
據業內人士介紹,現在市場上用于包裝食品的塑料袋大多數不合格,質量根本得不到保證。多數小本經營的業戶購買的塑料袋非常便宜,一兩元錢就可以買200個,而正規的食品包裝袋價格比這要貴得多。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監督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散裝食品大多用塑料袋包裝,很多塑料袋存在毒性,尤其是五顏六色的彩色塑料袋更是含有大量有毒物質,消費者應謹慎使用。
危害:可引起慢性中毒
據了解,彩色塑料袋屬于再生塑料袋,使用的著色劑通常含有苯并吡,與食品接觸后,可能會轉移到食品中,使人慢性中毒。此外,最新研究顯示,塑料產品中的增塑劑也是一種致癌物質,而再生塑料因為工藝簡陋等原因,其增塑劑在與食品、尤其是油性食品接觸時更容易滲出,危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