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碳平衡結碩果
馮德森博士介紹,確保可持續發展是巴斯夫的四大戰略原則之一,也是巴斯夫獲得成功的基石。在此基礎上巴斯夫設立了全球環境目標,并通過設立氣候保護官的職位來確保目標的實現。
“從行業角度出發,巴斯夫的氣候保護由兩方面的支柱構成,一方面是如何在生產運營全過程實現對氣候的保護;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巴斯夫提供的產品來幫助客戶更加綠色,從而達到對環境的保護。”
在能源一體化和能源生產領域,巴斯夫通過將裝置互相連接,形成一個高效的生產鏈,從而實現價值增值;此外通過簡化物流減少交通工具的排放,高效利用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及廢熱,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其實在全球生產過程中廢熱產生的蒸汽可滿足全球45%的蒸汽需求,巴斯夫要將任何可以利用的能源得以使用,巴斯夫通過自身先進的能源生產方法,使得生產中75%的能源需求能夠在巴斯夫自身的高效裝置內生成。”
在產品領域,巴斯夫在持續監測產品的碳足跡,從原料前體的獲得即供應商環節的碳排放,到巴斯夫的生產過程,再到客戶對巴斯夫產品的使用和應用,最終在廢棄物管理環節,產品的焚燒和能源再利用。
“我們通過持續監測發現,所有巴斯夫產品的原料及產品的生產和廢棄過程產生的排放量每年為8700萬噸,這其中包含了供應商帶來的間接排放為6200萬噸。而巴斯夫的產品廣泛應用于建筑業、汽車業和工業生產等領域,這些產品幫助了巴斯夫在全球范圍內的客戶減少每年達2.52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這一數字相當于巴斯夫所有產品從生產到廢棄過程中排放量的3倍。”
在經第三方獨立機構對巴斯夫的數據進行審核和確認后,2008年2月,巴斯夫作為全球第一家公司發布了其生產運營過程中的全面碳平衡結果報告,3:1的比例,即使用巴斯夫產品所能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產品從生產到廢棄過程中所產生溫室氣體總量的3倍,成為巴斯夫致力于保持甚至改善的長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