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模具出口 繁榮下暗流涌動
《維權公約》明確規定,違規者自愿接受商會沒收模具和成品等處罰,使得會員企業的新產品得到“專利”般的保護,不再被同行無償抄襲使用,保護了技術進步的積極性,限制了無序性競爭情報活動。
然而,在浙江,類似溫州煙具商會的自律公約只是個例。眾多民營企業,對“潛伏者”的防范力量微薄。目前,我省民營企業信息建設比較落后。”浙江大學圖書與信息中心社科館館長蔡文彬說,大多企業家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對信息化建設和保護的意識不強。于是,面臨同行的“諜戰”,這些企業常常束手無策。
蔡文彬是我省著名的民營企業信息化專家,對于浙江民營企業的競爭情報環境研究有著獨到的見解。通過對溫州、臺州兩地60多家企業的實地走訪、考察,蔡文彬認為,浙江絕大部分民營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滯后,尤其是一些涉及到模具、服裝、玩具、食品等行業,因其競爭的核心如圖紙、配方等,比較容易出現同行的模仿和抄襲,因此最容易出現被“潛伏”的情形出現。
對此,蔡文彬認為,浙江的民營企業要解決這一問題,簡單通過“子承父業”、“獨門秘方”等家族式管理,很難真正起到杜絕被“潛伏”的命運。只有通過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流程和嚴格的管理制度,才可以擺脫被抄襲和模仿的命運,促進企業快速成長。“在這方面,浙江有一些企業已經做得很好,如正泰、德力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