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傳統上對國際大宗商品如石油或其他如黃金、基本金屬等的價格有著非常直接影響,因為這些商品都是以美元計價,且通常都隨著美元幣值變動而反向運行。
近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就半年度貨幣政策做證時表示,金融市場狀況轉佳,經濟前景有所改善,高度寬松的寬松貨幣政策立場對較長一段時間來說是適當的。如果需要,美聯儲能夠在完全撤出政策措施前升息,這也表明,如果通脹水平上升,美聯儲可能會升息。伯南克證詞中明確表明了中長期美元走勢并不是令人擔憂的問題,也就是說中長期支持強勢美元,但短期更加強調經濟復蘇。這表明美元短期內難以走強,從而推升商品價格走高。
另外,還有一些因素打壓了近期美元的走勢。一是隨著預期的改善,股市連續大漲,美國三大股指均創下年內新高,這削弱了避險的需求,令前期買入美元進行避險操作的資金紛紛撤出。二是美國財政赤字突破萬億美元大關,也令美元的前景預期轉暗。預計近期美元走勢仍會偏弱,但目前美元指數已經跌至78的前低點附近,出現反彈的幾率還是相對比較大的,這在短期內會抑制商品價格的上漲。不過即便出現反彈,空間似乎也不大。
圖八:近期美元指數走勢圖
圖為近期美元指數走勢圖。(圖片來源:北京中期)
庫存影響 - 成品油庫存增幅縮減,市場略顯好轉跡象。
圖九:
圖為美國商業原油庫存與NYMEX原油期價走勢圖。(圖片來源:EIA 北京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