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氟化工產業結構調整瞄準精細化工
2009-9-2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精細化工 氟化工 氟液晶 三氟化氮 三氟化硼
近年來,我國氟化工產業發展迅猛,已涌現出千余家氟化工企業。然而,記者不久前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發展過快以及資金回籠困難、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目前氟化工行業也面臨諸多問題,亟須進行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引導行業向精細化發展。
去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后,我國螢石和氫氟酸價格一路走跌,氫氟酸、氟化鋁加工企業經濟效益下滑明顯,給蓬勃發展的中國氟化工產業帶來了巨大影響。而國際氟化工企業如巴斯夫、大金等憑借氟樹脂、氟涂料、氟橡膠的研發和生產,規模、效益同步良性發展。
我國氟化工產業自上世紀90年代就一直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既培育了如山東東岳化工公司、浙江巨化集團、上海三愛富新材料公司等營業額過百億元的業內巨頭,也帶動了上千家中小氟化工企業產生。然而,目前我國氟化工產業發展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是產品結構不合理,低端氟化工產品特別是氫氟酸、氟化鋁、聚四氟乙烯等產能擴張過快,企業間以低廉價格惡性競爭,打壓了國內外氟化工產品價格,產品利潤明顯下降甚至出現接近成本或虧損的現象,成為廉價初級氟產品的世界工廠,而高端產品特別是氟聚合物卻受制于國外同行,需要依賴進口解決。
針對我國氟化工產業存在的問題,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資產管理研究所所長吳瓊建議:應采取積極措施,促進氟化工行業進行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加大科技投入和科研力度,努力開發高端產品;鼓勵氟化工企業兼并重組,壯大規模。
吳瓊指出,盡管氟化工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我國大部分氟化工企業的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卻嚴重不足,導致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品卻受制于國外同行。他建議由政府和企業聯合加大科技投入,使作為高技術行業的氟化工產業真正擁有足夠的研發和創新能力,形成核心競爭力。
吳瓊認為,氟化工產業技術集中度高、產品品種多、市場變化快,只有大型企業才有能力儲備足夠的人才和技術,把握產業的發展方向。因此,要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打造龍頭企業,在提高產業集中度的過程中,建設產業技術中心或工程中心,解決單個企業研發力量不足的問題。在科技含量不斷提高、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前提下,由政府和行業協會對龍頭企業的開發重點進行協調。考慮到我國氟硅企業規模小、分布較為分散,難以形成國外企業那樣的市場影響力;而通過技術進步和自然淘汰整合形成大企業,其過程不可預計且充滿風險。因此,建議行業協會在條件成熟時組織發起氟硅產業投資基金,以資本紐帶強化產業競爭力和發展后勁,推動我國氟硅產業發展。
在產品結構調整上,精細化的新型氟材料是發展重點之一。國內如三愛富等企業已經做好了布局試點,雖然現在無論從技術還是從規模都與國際領先企業存在較大差距,但我國企業有著本土資源優勢,將來有望與國際巨頭分庭抗禮。除了氟材料外,最適合我國氟化工企業的當屬含氟有機中間體和精細氟產品。目前國內氟化工精細領域發展得比較好的有含氟芳香族中間體(用于含氟醫藥和農藥)、含氟液晶(用于電子材料)、三氟化硼及相關絡合物(用于醫藥、樹脂)、三氟化氮(用于電子材料)等。已經有一批有遠見卓識的氟化工企業在這些領域嘗到了甜頭,但全局來看,這些領域的開發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都還遠遠不夠。新型氟材料和含氟有機中間體、精細氟產品的共性在于通過深加工提高了氟化工產品的附加值和使用價值,拓寬了產品市場,增加了產品競爭力。引導、培養一批新型氟材料、含氟有機中間體、精細氟產品的研發、生產、服務企業,應成為我國氟化工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的方向。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