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短期角度看,“特保案”最早于今年4 月提出,所以從5月開始在“特保”結果待定的期間,美國輪胎貿易商就加大了對中國輪胎的進口以防特保通過。據初略統計,在6-8月三個月中,中國出口美國的輪胎同比激增40%以上,中國出口快速增長的因素,已經反映在滬膠7月和8月的上漲中。隨著“特保”在9月26日生效,中國輪胎出口在短期內將驟然下降,所以對橡膠價格的利空影響在近期也會比較顯著。
另外,從多空資金在滬膠市場上大開大闔的激烈博弈中,中國針對“特保案” 的救市舉措可能帶來新的利空。“特保案”后輪胎橡膠行業開始積極尋求國內政策救助,有消息稱,中國橡膠業協會要求政府對現行的20%進口關稅降低至7%,以使美國的緊急進口限制措施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若橡膠進口關稅下降,將給滬膠市場帶來進一步的利空影響。
綜合來看,近期多頭資金的撤退和空頭資金的主動進攻,正是基于對基本面更深刻和清醒的認識。考慮滬膠庫存已經連續10周大幅增加,對滬膠期價構成顯著壓力,滬膠價格中長期下行趨勢比較確定,“特保”重壓下滬膠將首先測試7月的起漲點16000元/噸附近的支撐力度,若不能企穩將不排除滑向15000元/噸的天膠收儲成本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