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革開放前十年的涂料工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后,全國工農業生產形勢出現了令人鼓舞的局面。天津油漆廠也發生了深刻變化。
1979年1月1日在市、局上批準下,由天津油漆廠為主體成立了天津市油漆總廠。天津油漆廠代行總廠職能,隸屬天津市化學工業局領導。總廠采取大廠帶小廠的管理體制。將原津北化肥廠改為天津油漆廠北廠,作為年產二萬噸丙烯酸工程的建設基地;將原河北染料廠改為天津市油漆助劑廠,為油漆配套生產催干劑,植物油膠等;將建新化工廠改為為油漆配套生產鐵質顏料;將四新油漆廠作為總廠分廠生產各類油漆。1986年又將天津制膠廠劃歸油漆總廠,作為二萬噸無機彩色顏料工程建設基地,由于顏料緩建,于1989年劃歸天津農藥廠;還先后成立了綜合加工分廠、服務隊、服務公司。十年來,天津油漆廠產量大幅度增長,1988年油漆產量為4萬多噸,產值二億。產值產量分別比1978年增長60%。天津油漆分廠的產值產量在全國涂料行業21家重點企業中名列第一。
90年代-燈塔公司80年廠慶辦公
為了適應我國經濟建設的需要,天津油漆廠的高檔油漆大幅度增長,已由過去70%,增長到86%以上。天津油漆廠還加強了企業基礎管理,在全市和化工部評比中榮獲一系列光榮稱號。如1982年獲化工部設備管理先進企業和無泄漏工廠稱號;從1980年以來全國涂料行業21家重點企業評比中,三次獲得冠軍;苯酐消耗從1970年以來,年年獲得化工部評比第一名,天津油漆廠還榮獲國家一級計量單位和天津市的消防安全先進單位、文明單位等稱號等。為了培養涂料事業的專業人才,1981年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天津油漆廠成立了職工大學(前身為“七二一”工人大學)。學校的招生、教育、教學工作納入成人高教的正軌,培養的畢業生得到國家和社會的承認。天津油漆廠自籌辦學資金,累計投資10余萬元購置教學設備,建立實驗室。當時該校有專職教學管理隊伍20余人,還建立了以工程師、副教授為主體的較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十年共招生七屆學生,200余人圓滿完成學業,取得大專畢業證書,為本企業和各兄弟廠培養了專業人才。1979年2月,天津油漆廠還成立了涂料研究所。他們堅持“為本廠提供技術服務,提高本廠技術水平,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的宗旨。并根據涂料生產和經營發展的需要,進行新產品開發,老產品更新換代,技術難題的攻關,以及為引進、消化、吸收國產化服務。十年來,涂料研究所設立了航空涂料、輕紡配套涂料、家用電器涂料、木器家具涂料、汽車漆、火車漆、橋梁漆、重防腐涂料、化工防腐涂料、建筑涂料、儀器分析、物體測試等科研專題組。
十年來,廣大技術人員在技術開發、技術進步、節約代用、技術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廠健全了一整套從新產品專題承包、試投資、鑒定到正式轉產的管理體系,使科研新產品不斷轉化為生產力,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年共研制開發新產品70多個,其中獲得全國科技大會獎8個,國務院科工委嘉獎一個,國家科技進步獎等二個,部市獎勵20余個,新產品投產達70余個,產量近2萬噸,創產值近12000萬元。組織鑒定了45個新產品,不斷進行技術儲備。為天津市一條龍引進技術國產化配套開發推廣涂料新產品。1987年到1988年鑒定投產了辛普森洗衣機專用漆270多噸;“迅達”摩托車專用漆60噸;可耐牌電冰箱專用漆286噸。1988年生產大發汽車專用漆46噸。另外,還生產了燕牌汽車專用漆742噸;自行車專用漆314噸;高級家具專用漆57噸等。在創優奪牌中,許多產品在國家、部、市局評比中獲獎。1978年至1979年醇酸類全國涂料行業評比中,天津油漆廠包攬了紅、白、綠三個第一名,被化工部命名為“醇酸漆全優”產品;1987年又取得C01-1醇酸清漆,C04-2紅硝基外用磁漆兩個第一名。C01-1醇酸清漆被評為國家銀質獎。十年來,天津油漆廠共有17個產品分別獲國家、部、市級優質產品稱號,優質品率從1981年的18.8%,提高到1988年50%左右。國家、市抽驗產品合格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