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需針對性扶持
業內人士認為,中央如要扶持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其政策需要更有針對性。
據了解,新材料產業包括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航天航空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十幾個大類及眾多小類。“新材料產業太散,不能樣樣都來抓。”萬榮認為,可以從新能源材料和環保材料這兩大塊入手重點扶持,這樣也符合當前節能環保的主流。
與此同時,業界希望政策更多地對新材料產業的中小企業進行正常傾斜。據了解,新材料企業大部分體量都不大,北京市的1300家企業中只有約10家上市公司。“中國80%以上的新材料企業都是中小型。”萬榮表示,新材料企業也是典型的高科技企業,規模小,附加值高,由此也遇到了和其他類型高科技企業相類似的問題,比如融資渠道不暢、產學研結合不理想。萬榮認為,解決的方法還是要由有關部門來推動建設一個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產業園區當前遍地開花的局面也必須得到重視。劉楓表示,有些地區科研實力不足、產業鏈不完整,建設新材料產業園區基礎十分薄弱,但卻為了地區利益勉強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