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峰化工:從做“原子彈”到賣雞蛋
2009-9-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建峰化工 原子彈
近日,作為“60年重慶風云”活動入選代表的重慶建峰化工集團董事長曾中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企業的目標是打造全國一流的化工生產基地和重慶市舉足輕重的化工企業,并早日實現“百億建峰,塑造百年建峰”的愿景。
1966年,作為原核工業部八一六廠的建峰集團開始創建,其系中國核工業公司下屬國家特大型工業企業,當時,為了新中國的國防科技事業,建峰集團扎根于重慶涪陵。
如今,經過三十多年的創業和奮斗,建峰化工已從單純的軍工企業向集科研生產、經營開發、商業貿易、資本經營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轉型,成功開始“騰飛”。
那么,一個“軍轉民”的企業用三年“吃飯錢”開始第二次創業,歷經30多年的艱苦發展其如何走上騰飛之路?
騰飛之路:打造全國一流的化工生產基地
據了解,隨著國家對農業的投入的加大,化肥產品的市場需求穩定增長,地處天然氣資源豐富的川東線也使得建峰在天然氣的供應和運輸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建峰人決定利用自己獨到的“軍工”技術在化肥,化工領域尋求突破。
1993年10月,30萬噸合成氨和52萬噸尿素項目建成投產,標志著建峰成功實現軍轉民的根本性調整。2004年建峰化工與重慶化醫(控股)集團重組整合。
2005年年產45萬噸合成氨和80萬噸尿素項目相繼開工建設,2006年,建峰化工登陸資本市場,成功實現與重慶民豐農化資產重組,建峰化工實現借殼上市,并成為全國ST股改第一家,為企業成功轉民奠定可持續發展。2008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利潤過億,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如今,建峰化工總資產已接近50億元,已經發展成為以肥為主、三大主業并舉的綜合企業。其發展目標是打造全國一流的化工生產基地和重慶市舉足輕重的化工企業,并早日實現“百億建峰,塑造百年建峰”的愿景。
二次創業:憶往昔 從“原子彈”到賣雞蛋
據了解,1966年10月15日,周恩來總理親自批準設立“國家八一六工程”――即在烏江之畔的涪陵白濤鎮,建設“進洞原子能反應堆及化學后處理工程。項目上馬后數以萬計的工人、干部、工程技術人員,懷著滿腔熱血,打起背包,跋山涉水,從繁華都市、從五湖四海懷抱著創業報國的理想,云集在烏江之畔安營扎寨。
原子彈、氫彈的成功爆破,標志著新中國的核技術、核發展走向成功,這些成就無不凝聚著第一代建峰人的付出與自豪。80年代中期,國家三線企業開始全面調整,軍品任務銳減,軍工企業處于空白的生產狀態,國家下撥給建峰3年1900萬元的解散資金,在面對何去何從的關鍵時刻,建峰人給出了答案,不等、不靠利用一切手段生產自救,集合全廠所有職工的“吃飯錢”,走向市場尋找建峰的出路。
“所有的建設者都抱著一種投身國防建設的自豪感,來到涪陵這個地方。當時完全都是深山,住的都是臨時搭建的工棚,喝的都是山溝水,住在老鄉家非常艱苦!敝貞c建峰化工集團董事長曾中全談起往事時表示,當時整個建峰的團隊由于不甘心,大家就用三年的吃飯錢,然后開始了艱難的第二次創業。
曾中全表示,建峰公司在當時選擇了很多項目,曾經種過蘑菇、賣過雞蛋、種過茶葉、做過釘子。從原來的做“原子彈”到賣雞蛋,應該說非常艱難。
鏈接:重慶建峰工業集團簡介及發展沿革
重慶建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由中國核工業建峰化工總廠改制而成的大型化肥化工企業。1966年,中央興三線建設偉業,選址于重慶市涪陵區白濤鎮,建設軍用核反應堆工程(816)。1984年6月,根據國家戰略需要,816工程停建,18年軍工建設的輝煌成為歷史,建峰義無反顧踏上全力轉民的第二次創業歷程。2001年劃轉重慶市直管,2004年11月并入重慶化醫控股集團,2008年12月改制為有限公司。
1998年以來,建峰連續10年進入重慶市工業企業50強行列,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國有企業創建‘四好’領導班子先進集體等諸多榮譽,企業走上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