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啟動。按照《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的規定,目前由東盟國家進口的動物、植物產品全部實現零關稅。農用化工、油脂化工、磷化工、橡膠制品、塑料制品和礦產品中的大部分產品要實現零關稅或有不同程度的關稅優惠。中國-東盟自貿區給化工產業帶來的影響開始凸顯。
中國與東盟關系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初。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亞洲各國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過度依賴歐美市場和投資是造成危機的禍根之一。只有通過強化區域內部合作來增強集體抵御能力,才能最大限度避免風險和危機。2002年11月,中國與東盟簽署了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定,共同啟動了自貿區的建設進程,計劃在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貿區。2004年11月29日,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成功舉辦。之后不久中國與東盟成員國在老撾首都萬象簽署了《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進入了全面啟動階段。協議規定,從2005年7月1日起《中國-東盟協議》正式實施,對原產于中國和東盟的7000種產品相互給予優惠關稅待遇。雙方還計劃在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并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屆時中國和東盟老成員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泰國等6個國家的絕大多數產品關稅將降為零。中國與東盟4個新成員國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則將在2015年實行零關稅。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常務秘書長許寧寧指出,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后,中國對東盟的出口將增加106億美元,東盟對中國的出口將增加130億美元左右。
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進程中,化工產品的進出口越來越活躍。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成功構建,讓東盟各國出口產品的比較優勢充分體現。在化工原料、農礦產品、能源等方面,東盟與我國相比具有更大的比較優勢。此外,我國作為擁有13億人口的大市場,也為東盟產品的出口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有利的機遇,馬來西亞、新加坡的化工原料,印尼、文萊的油氣,越南、新加坡的礦物原料,越南、老撾、緬甸的生物能源原料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得到充分體現。
海關總署的統計數字也印證了這一點,近5年來化工產品已成為中國與東盟各國之間貿易往來的重要貨物,從廣西口岸來看,年均貿易總額占雙方貨物貿易往來的三成左右。目前我國主要從東盟進口初級形狀的塑料、原油、成品油、天然橡膠等化工產品,而東盟國家從我國進口的化工商品主要是化肥、塑料及橡膠制品、農藥、乙醇、磷酸、焦炭等。
化工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后,雙方化工產業互補優勢將凸顯出來。以貿易量較大的化肥為例,大多數東盟國家是農業國,對化肥的需求量大。據了解,越南鉀肥和磷酸二銨全部依賴進口,尿素每年需進口約100萬噸;農藥的生產原料及各類活性物質的80%依靠進口。這些產品主要從中國進口。廣西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劉建文告訴記者:“東盟國家化肥生產成本較高,產能不足。而近年來,中國化肥工業穩步發展,產量逐年增加,2009年全國化肥產量預計超過5800萬噸。中國是化肥的生產和出口大國,氮肥和磷肥產能過剩嚴重,特別是在目前化肥出口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中國-東盟自貿區為中國化肥出口提供了新的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副會長張曉鐘表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啟動后,中國從東盟進口更多的的原油、成品油、塑料原料、天然橡膠、鐵礦砂和煤炭等能源型商品,可有效解決中國生產性原材料不足和能源缺口的困境!
按照中國與東盟簽署的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從2010年1月1日起,中國和東盟6個老成員即文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新加坡之間,將有超過90%的產品實行零關稅,中國對東盟平均關稅將從9.8%降到0.1%;東盟6個老成員對中國的平均關稅將從12.8%降到0.6%。東盟4個新成員,即越南、老撾、柬埔寨和緬甸將在2015年實現90%零關稅的目標。
對于如此大規模和大幅度地降低關稅,有人將中國與東盟的進出口貿易形象地比喻為“中國人在東盟各國做生意,就像在國內做生意一樣!睆V西社科院副院長古小松說:“中國-東盟自貿區實行內松外緊的政策,也就是說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后,雙邊建立優于WTO的優惠政策,而對區域外的國家則按WTO的原則進行,不能享受自貿區優惠政策!敝袊说綎|盟各國做生意,可以享受國民待遇,少了很多的關卡,如果能夠進入最惠國待遇條款,還可以享受一些特有的優惠政策。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后,在7000多種實現零關稅的商品中,化工產品和與化工密切相關的商品有近2000種,其中塑料產品就是實施零關稅最多的項目之一。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會長廖正品介紹,中國與東盟之間在塑料產業上基本上處于上下游的階段,塑料貿易互補性較強。我國自東盟進口的塑料產品多為原料性質的,如初級形狀的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等,而我國向東盟出口的主要是塑料制品。2009年我國對東盟出口最多的塑料及其制品為未列名塑料制品。其次為塑料制餐具及廚房用具、塑料的板、片、膜、箔等,還有塑料小雕塑品及其他裝飾品、塑料制其他家庭用具及盥洗用具等。以上幾種產品出口額共占我國塑料制品出口總額的35.3%。與東盟的貿易關稅降為零后,塑料的進出口貿易將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