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專家掘土探析毒素
存在哪些有害物質,有關負責人不肯透露,稱結果保密
蘇州市環保局的官方網站顯示,今年1月5日,蘇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就《蘇化廠土壤污染調查及修復方案》項目召開專家咨詢會。來自中國環境科學院、環保部南京環科所、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五位專家對項目進行了論證。
專家們對項目前期的現場監測結果及環境污染因子及可能原因進行了充分會商與討論,一致認為:蘇化廠原廠址土壤存在有機物析出的巨大環境風險;局部區域苯系物污染嚴重,氯化物和磷化物含量較高。建議須經充分技術論證及土壤修復后才能適度進行開發,具體修復方案必須在考慮環境風險的同時,兼顧技術可行性及經濟可行性,修復方案要經過經濟效益評估。專家咨詢會的召開,標志著蘇州市與德國DHC公司合作開展的重化工企業搬遷后土壤治理與再修復研究項目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記者了解到,去年5月初,蘇州市專門請來了德國DHC公司的幾名“洋專家”,幫助環保部門對蘇化廠舊址開展土壤分析評估和修復研究工作,“洋專家”們經過實地考察初步掌握了蘇化廠內污染源的分布情況并透露,蘇化廠舊址內共有19個重點污染區域,過去這里大多是生產車間或堆積農藥產品的倉庫所在。后來,“洋專家”進行土壤采樣時,在這塊土地上平均采集了37個點位,并根據分層標準的不同,按一至四米的挖掘深度共采集了74個土壤樣本,其中15個由DHC公司帶到德國檢測,剩余的大部分樣本則在蘇州進行檢測。
具體負責這一項目的蘇州市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楊積德告訴記者,蘇化廠舊址地塊占地約43公頃,因該廠建廠歷史很長,早期的生產技術在環保方面也確實有些不到位,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目前,蘇州與德國DHC的合作已經結束,請國外的專家參與,主要是拿出一個污染的評估報告,并針對這塊土地的治理開展相關人員的培訓。經過采樣分析,土壤污染評估有了初步的結論,蘇化廠的土壤里的確存在污染物。
據楊積德介紹,此次之所以要請德國專家來幫忙,是由于我國目前對土壤污染的檢測標準仍以重金屬為主,在有機物污染的檢測分析領域,則只能參照歐盟國家的標準,并且國內的相關技術也比較匱乏,“蘇化廠土壤污染以有機物為主,在重金屬檢測方面,只發現個別的樣本超標。”從現場掘洞采集時的氣味辨別來看,蘇化廠舊址的土壤污染情況似乎并沒有之前設想的那么嚴重。
對于具體污染程度,存在哪些有害物質?楊積德稱,結果是保密的,具體內容不便透露,“主要是苯和醚超標。”
楊積德說,從探測來看,蘇化廠原址土壤被污染不是很深,污染深度在2至3米,因部分地段有渣土,真正受污染的也就1至2米。“目前,我們已和有關治理公司拿出多個治理方案提交市政府審批,還尚未確定。”
毒土地規劃為商住兩用
由于沒有治理,撂荒近兩年,政府損失巨大
蘇化廠原址位于規劃中的南門商圈。根據規劃顯示,該地塊將建住宅樓、幼兒園、市民中心等。因毒土壤遲遲沒有治理,并不知治理究竟需要多長時間,致使這一地塊盡管早已被土地儲備中心收回,但何時能上市還是未知數。
“這塊地方肯定是古城區范圍內比較大的黃金地段,它的定位應該與附近的百年蘇綸廠是相似的,所以地價不會低的。”從事房地產研究的蘇州名都機構首席分析師史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同樣位于古城區的百年老廠蘇綸廠地塊項目成蘇州城南標志性的新型商業中心,是集購物、休閑、餐飲、娛樂、星級酒店、商務辦公、酒店式高級公寓、中高檔住宅為一體的蘇州最大規模的城市綜合體,該地價就拍賣到了16.1億元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