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總結:2010年危與機并重
粘膠纖維在國內生產歷史較長,制造工藝也較為成熟。2009年對于粘膠企業(yè)來說是一個不尋常的一年,擴建、新建項目比比皆是。新疆海龍化纖有限公司二期項目7月底落成投產,年生產能力可達到8萬噸;山東海龍11月3日公告稱,公司擬將現(xiàn)有年產4.5萬噸粘膠短纖維生產線升級改造為年產4.5萬噸差別化、功能化黃麻漿纖維生產線,同時建設年產3萬噸高白、細旦、差別化粘膠短纖項目,兩項目合計需投資約6.1億元;唐山三友集團化纖有限公司8萬噸/年差別化粘膠短纖維項目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9.8億元,計劃2011年5月建成投產。各地新建和擴建的大型企業(yè),經過產業(yè)升級和設備更新,生產線已達到國際同行業(yè)先進水平。之前的“污染嚴重”已經開始往節(jié)能減排方向轉移。低碳經濟的時代,粘膠企業(yè)也需要加快產業(yè)升級,大力推進技術改進。美國次貸危機演變?yōu)閲H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因此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面對危機,我們不僅要看到挑戰(zhàn),更要看到其中蘊含的機遇。危與機,挑戰(zhàn)和機遇,如經濟學中的“零和游戲原理”一般,勝利者的光環(huán)背后往往隱藏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此消則彼漲,此漲則彼退,相伴而生,同時成長。抓住機遇的尾巴,一舉突破自己,成為機遇的寵兒;亦或是畏縮不前,最終成為挑戰(zhàn)的失敗者。科技創(chuàng)新是目前社會上最公平的一次考試,也是一次“鯉魚跳龍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