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09年度化工行業環保十大新聞
2010-1-2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中國石油 泄露
一、江蘇率先開征氨氮和總磷超標排污費
江蘇省2009年起在南京、無錫、常州、蘇州、鎮江等市的太湖流域范圍,全面開征污水處理單位的氨氮、總磷超標排污費,此舉在全國尚屬首次。
二、一批化工國家環保標準陸續推出
2009全年,《硝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農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防水涂料》、《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硫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燒堿行業清潔生產推行方案》等一批化工行業的國家環保標準陸續征求意見或正式實施。
三、鹽城化工水污染事件引發社會關注
2月20日,江蘇鹽城市區城西水廠、越河水廠受到酚類化合物污染,造成鹽城市區大范圍斷水,至少有20萬居民生活受到不同程度影響。8月14日,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人民法院以“投放危險物質罪”追究鹽城水污染環境事件主要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四、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雙下降
環境保護部10月28日通報,2009年上半年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繼續雙下降,其中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657.6萬噸,與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2.46%;二氧化硫排放總量1147.8萬噸,與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5.40%。
五、“責任關懷中國行”推介化工成功經驗
8月10日,“責任關懷中國行”采訪活動拉開序幕,《中國化工報》等四家媒體共同參與了這次活動。活動歷時1個半月,行程12000多千米,采訪了全國20余家企業和化工園區。
六、化工類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正式啟動
從10月起,云南省昆明市正式施行《昆明市人民政府關于推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實施意見》,包括化工在內的全市25個主要污染行業全部納入投保范圍。
七、石化項目規劃環評有章可循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定地方規劃和石化等各類建設項目規劃都應當遵循客觀、公開、公正的原則,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以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八、化學工業發展低碳經濟前景輝煌
11月25日,我國宣布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化學工業在減少碳排放、碳捕集與封存、碳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將擔當獨特的作用。
九、13項行業評價指標體系促清潔生產
工業和信息化部12月4日發布公告,全國已發布13項石油和化工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用于評價行業和企業的清潔生產水平。
十、中國石油柴油泄漏引發黃河水體污染
12月30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蘭(州)—鄭(州)—長(沙)成品油輸送管道渭南支線在分輸投產過程中,發生柴油泄漏事故,約100立方米柴油進入赤水河,少部分柴油進入了渭河和黃河。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