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聞概述
2010年中國原油進口預計增長12%-15%
2010年中國原油進口可能增長12%-15%,達到2.3億-2.35億噸,約合每天460萬-470萬桶。由于中國石油(13.15,0.00,0.00%)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港的一座日加工能力在200,800桶的煉油廠將于今年投產,而且中國最大的兩家煉油企業仍在建立商業原油儲備,預計今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將增長。中國海關總署本月早些時候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增長14%,至2.0379億噸,合每天進口410萬桶。
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首次突破警戒線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在日前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經濟年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表示,去年中國進口原油約2.04億噸,比上年增長約14%,中國石油消費的進口依存度已達52%。張曉強還透露,根據國家發改委初步統計,2009年限額以上非金融類的境外投資項目中方協議投資額達到了490億美元,能源、資源制造業是投資的重點領域,在中方協議投資額中占大約83%。而境外收購成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最重要的方式,在中方協議投資額中大約占61%,比2008年提高了36個百分點。中國企業也借此積累了境外投資合作的經驗。據初步統計,2008~2009年的大中型礦業境外投資中平均每9項投資商談中有8項達成了協議。張曉強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對能源消耗將繼續增長,資源、能源、高科技和先進制造業領域仍將是2010年中國企業境外投資的重點方向。
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會議指出,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迫切要求,也是推進節能減排、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需要。近年來,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在部分領域取得積極進展,但一些重點行業落后產能比重大的問題仍然比較嚴重。必須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發揮市場作用,努力營造有利于落后產能退出的市場環境;堅持依法行政,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約束作用和技術標準的門檻作用,依法淘汰落后產能;落實目標責任,明確部門、地方政府和企業的任務,強化政策約束和政策激勵,建立健全促進落后產能退出的政策體系。
會議對電力、煤炭、焦炭、鐵合金、電石、鋼鐵、有色金屬、建材、輕工、紡織等重點行業近期淘汰落后產能提出了具體目標任務。為確保實現規定目標,一要嚴格市場準入。加強投資項目審核管理,強化安全、環保、能耗、質量等指標的約束作用,嚴禁向落后產能建設項目供應土地。二要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差別電價、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等價格機制的作用,提高落后產能企業和項目使用能源、資源、環境、土地的成本。采取綜合性調控措施,抑制高消耗、高排放產品市場需求。三要加大執法處罰力度。加強環保監測和執法檢查,對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地區,嚴格控制投資項目,暫停項目環評、核準和審批。對未按規定期限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吊銷排污許可證,撤回生產許可證和安全生產許可證,直至依法吊銷工商營業執照。四要完善政策激勵機制。中央財政統籌支持各地區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對經濟欠發達地區加大支持和獎勵力度,重點支持相關職工安置和企業轉產。對任務較重且完成較好的地區和企業,在安排技術改造和節能減排資金、土地開發利用、融資支持等方面給予傾斜。五要加強監督檢查。定期向社會公告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落后設備和淘汰時限,加強輿論和社會監督。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實行問責制。六要認真落實和完善企業職工安置政策,依法依規妥善安置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