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玻纖、玻璃鋼復合材料產業發展,還得益于外資企業頻頻落戶,為江蘇產業接軌全球先進水平帶來巨大的推動力。先后進入江蘇的外資企業有PPG、OCV、圣戈培、DIC、DSM、亞什蘭、長興、LM等,全球三大玻纖巨頭和全球六大UPR企業的前三強都在江蘇建立工廠,以全球技術和品牌優勢服務江蘇和全國市場,引領江蘇產業走在全國前列。
江蘇省玻纖、玻璃鋼復合材料產業發展得益于江蘇省硅酸鹽學會玻纖玻鋼專業委員會(專業學會)堅持不懈為行業服務的科學態度和奮斗精神。40年來學會面向實際、面向企業、面向市場,開展信息引導、市場研究、科普培訓、技術支持、學術交流、海外考察等。作為江蘇省玻纖玻鋼專業學會的主要組成單位南玻院、常州天馬、江蘇九鼎、DSM、南京費隆、江蘇亞邦、臺灣長興等,積聚了數十年的技術底蘊,不間斷地為行業進行公益服務。學會先后組織國內企業赴臺灣、日本進行考察;近五年來,不斷受邀參于全國性的行業會議和學術會議,發表產業發展報告和科技報告論文達50多篇,為江蘇和全國有關企業咨詢課題達數百項,在江蘇和全國取得較高威信和凝聚力。學會的有關科技人員被中國復合材料學會、中國玻纖學會、中國玻纖行業協會、中國不飽和聚酯樹脂行業協會聘為專家、顧問。
江蘇省玻纖玻鋼復合材料產業發展雖然走在全國的前列,但在一些產品市場方面仍后進于全國其它省市。玻纖方面:池窯在規模和技術上、玻纖深加工在高性能纖維方面落后全國同行。玻璃鋼復合材料產品方面的先進地區如船艇制造業的廣東、福建;大口徑玻璃鋼管道制造業的河北、山東、天津、黑龍江;人造石材、工藝品制造業的廣東、福建、浙江;廚衛設備制造業的廣東、浙江;兆瓦級葉片制造業的河北;高鐵、動車制造業的山東、北京;客車大包圍制造業的河南、山東;纖維增強無機膠凝材料的山東、河北、湖北等。江蘇玻纖玻鋼復合材料產業與歐美、日本和我國臺灣相比,差距較大,落差主要反映在技術和管理滯后。
加快振興江蘇玻纖、玻璃鋼復合材料產業,從省到市,要有立足全局的主管部門歸口管理。為推進新材料及其玻纖、玻璃鋼復合材料產業發展,上海、遼寧等地相繼成立了在省發改委、省科協指導下的新材料協會和新材料學會,將分散于各個行業的專業性科研機構、學校和企業組織起來,開展產業的互動合作,加強宏觀管理,搞好規劃,把玻纖玻鋼行業納入到規范有序的發展軌道上來。由于玻纖玻鋼企業小而散,產品應用領域廣的特點,行業管理難度大。主管部門要與相關的應用部門合作,通過產品這個紐帶加強管理,積極引導發展。
扶持一批重點骨干企業,提高規范化、集約化程序,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同時積極引進外資,提高江蘇省玻纖玻鋼工業的水平。加強產品的標準化工作和產品質量的監督,鼓勵和加強產品質量認證和企業認證工作,對一些應用面廣量大的重點產品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
加強生產企業與科研、設計和院校的聯合,大力開發新產品和新的應用領域,強化產學研合作,加強人才培訓,提高行業的整體素質和水平,適時成立江蘇新材料設計研究所、江蘇新材料測試中心等,將情報信息、技術創新、性能測試融匯一起,鏈接國內外、海內外咨詢科研機構、跨國企業,推進和加快江蘇玻纖、玻璃鋼復合材料產業全球一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