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發出無需稀有金屬的交叉偶聯反應新技術
2010-10-0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日本立命館大學的有機合成化學專業教授北泰行率領的研究小組8日宣布,通過不需要使用鈀等稀有金屬的“交叉偶聯反應”,成功制成了可用于平板電視中“導電聚合物”。
因獲諾貝爾化學獎而受到矚目的“交叉偶聯反應”是合成有機化合物的方法,被用以制造液晶電視等的有機EL面板和藥品等,但由于需要使用稀有金屬作為催化劑,因此成本較高。
該研究小組用碘取代鈀作為催化劑進行了反應。和使用稀有金屬不同,使用碘的反應可以在常溫下進行,也不會產生多余物質,效率較高。
大阪市某化學制品公司計劃在2011年度內,開始銷售運用該技術生產的導電性樹脂和涂層材料。預計可以節省約一半的生產成本。
北泰行教授說:“日本碘的產量在全球僅次于智利,而且毒性較低,在將來可能取代稀有金屬。”
因獲諾貝爾化學獎而受到矚目的“交叉偶聯反應”是合成有機化合物的方法,被用以制造液晶電視等的有機EL面板和藥品等,但由于需要使用稀有金屬作為催化劑,因此成本較高。
該研究小組用碘取代鈀作為催化劑進行了反應。和使用稀有金屬不同,使用碘的反應可以在常溫下進行,也不會產生多余物質,效率較高。
大阪市某化學制品公司計劃在2011年度內,開始銷售運用該技術生產的導電性樹脂和涂層材料。預計可以節省約一半的生產成本。
北泰行教授說:“日本碘的產量在全球僅次于智利,而且毒性較低,在將來可能取代稀有金屬。”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在鎳催化劑催化的交叉偶聯反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13-07-18
- 福建物構所鈀催化兩種羧酸間脫羧交叉偶聯反應研究獲進展 2012-06-27
- 北京大學:惰性C-O鍵活化領域取得新進展 2010-09-27
- 日本研發出可從液體中回收稀有金屬的纖維制品 2012-02-09
- 蘇州大學張偉/日本金澤大學程笑笑 Angew:異手性核的消旋嵌段共聚物中對映體將軍與非手性士兵的手性交流 2025-02-14
-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石田康博、王翔 Science:均質復合材料中的力學非互易性 2023-05-26
-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侯召民教授課題組 Angew:稀土催化劑調控聚異戊二烯微觀鏈結構制備自愈合聚烯烴材料 2022-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