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價格持續瘋漲 輪胎企業已到生死時刻
2010-11-1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天然橡膠 輪胎
整車企業暫未被波及
由于輪胎是汽車重要的零配件,業內認為,如果輪胎價格持續上漲,必將導致整車成本提高。
不過,同樣是因為競爭激烈,業內人士認為,整車企業因為輪胎價格上漲而漲價的可能性也并不大。華晨寶馬高級副總裁戴雷說,寶馬不會輕易上調價格,會努力在內部消化庫存,比如加大國內的零部件采購、提高國產化率,等等。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今年國內汽車銷量將達1700萬輛,但是車企也是冷熱不均,有的車企今年銷售并不好,所以漲價的可能性并不大。而銷售好的企業,只要減少點促銷就可以,也沒必要將輪胎漲價的成本馬上轉移,引發市場不良反應。
價格傳導鏈
“一副越秀山牌的耐酸堿手套去年賣10元,現在賣13元。一雙雨鞋去年30多元,現在賣60多元。”上海普陀區普雄路某勞保用品批發商告訴早報記者。
對這位批發商來說,價格上漲并不全是喜悅。據介紹,一些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原來一周發一副手套的,現在減為1個月發一副給工人。批發商的銷量因此減少很多。
此外,批發商與企業是在年初簽定的合同,分批交付,現在成本漲得這么厲害,也不能像客戶轉移成本,只能自己“吃進”。
相比勞保用品批發商,輪胎企業的苦水更多。
風神股份(600469)證券事務部相關人士說,天然橡膠占該公司輪胎生產成本的約40%,橡膠一漲價,企業的成本壓力就馬上顯現了。
這一關于成本占比的說法也得到了外資巨頭的證實。普利司通相關人士告訴早報記者,加上合成橡膠(重量),橡膠占原材料的比重大約在50%左右。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秘書長蔡為民說,橡膠漲價后,輪胎企業的平均成本已上升30%,如果按照現在天然橡膠價格生產,企業基本沒有利潤可言。
據悉,今年上半年輪胎企業盡管屢次提價,但幅度還不到10%,遠無法覆蓋成本漲幅。
黔輪胎A(000589)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8億元,同比(比去年同期)增長29.47%;凈利潤3493.56萬元,同比減少63.61%。
此外,青島雙星(000599)三季度虧損249萬元,凈利潤同比下降102.56%。風神股份三季度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4.4%至62.0億元;凈利潤卻同比下降57.6%至,1.08億元。
蔡為民說,由于瘋漲自10月以后開始,而且之前輪胎企業可能還有一些庫存可用于生產,預計四季度輪胎企業的日子將更難過。“前三季度的利潤很可能被第四季度吞噬掉”。
上海某家代理十幾個輪胎品牌的一級經銷商透露,目前一級批發商的利潤率不過10%,如果是微型車輪胎或普桑上配的回力這種國產輪胎,利潤率僅有3%~5%,以跑量為主。而好的外資品牌輪胎,利潤率可以達到10%以上。而二級經銷商由于還要提供換胎等服務,利潤率相對高一點,能達到20%。
上述一級經銷商同時表示,如果廠家漲價,經銷商的利潤率不會變,會按照廠家規定的幅度進行提價。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