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非織造布和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迅猛,這也帶動了上游化纖行業尤其是滌綸工業絲行業的發展。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進入后危機時代的滌綸工業行業絲如何破繭重生成為眾多業內人士關注的熱門話題,記者在與業界人士的交流中,聽到了不少真知灼見。
經歷四大階段產業不斷發展
回顧我國滌綸工業絲發展歷史,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利民認為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1984年至1990年為起步階段;1991年至2000年為發展階段;2001年至2007年為高速擴容和調整階段;而從2008年至今為戰略發展期。
2002年,國內滌綸工業絲產能只有4萬~5萬噸,經過2005年的產能急速擴張后,到當年年底國內滌綸工業絲總產能超過了38萬噸。進入2007年,我國滌綸工業長絲生產企業超過46家,總產能達46.78萬噸,比2006年的41.06萬噸增長12.2%。行業前10名企業合計產能為30.46萬噸,約占總產能的65%以上,行業集中度較高。到2010年6月,我國大陸滌綸工業絲的產能已經達到106.51萬噸,約占世界滌綸工業絲總產能的50%。目前國內擬建、在建滌綸工業絲產能為56萬噸,其中江蘇恒力集團為30萬噸,浙江古纖道為10萬噸,浙江海利得和浙江尤夫均為5萬噸,無錫太極為6萬噸。
談及滌綸工業絲發展現狀和原因,高利民認為首先主要與下游龐大的需求帶動直接相關。他分析指出,受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和產能增加、產品利潤空間急劇下降的雙重擠壓,滌綸工業絲市場恢復緩慢。
其次,高利民指出,車用纖維的需求隨著中國汽車的發展激增。2009年中國汽車產量達1379萬輛,中國境內的滌綸安全帶織造主流公司和新建公司都有擴產的計劃。預計2010~2011年每年產能會增長30%。
此外,滌綸輪胎簾子布的需求也有增加,2009年的需求為11.4萬噸,2010年需求為13.8萬噸,2011年需求為16.83萬噸。年內會有2萬~3萬噸產能建成,明年還會有2萬噸的產能增加。另外,高利民認為汽車安全氣囊用絲也會有較大的市場需求。預計2011年會有1.5萬噸需求。
“!敝胁亍皺C” 工業絲行業直面挑戰
2008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對以出口為重要銷售渠道的滌綸工業絲行業無疑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進入2009年,國內滌綸工業絲上游原料價格也在震蕩上行之中,滌綸工業絲成本短期內出現了上升態勢,上游原料行情將指導著滌綸工業絲市場行情走勢。
高利民表示,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漸復蘇,滌綸工業絲生產和銷售形勢都有較大好轉。一方面,需求依舊強勁,車用纖維市場成為亮點。其次,滌綸工業絲的應用也在逐步擴展。正是由于其廣泛的適用性和旺盛的市場需求,帶動了行業整體向前邁進。
此外,車用工業絲制品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現已成為滌綸工業絲產業的重點消費領域。其中輪胎滌綸簾子布需求逐漸增加,為滿足市場需求,今后幾年還會有新產能增加。另外,汽車安全氣囊用絲和滌綸汽車安全帶織造市場空間也很廣闊,相關生產企業也準備增加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