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逐漸成為各國“必爭之地”
2010-11-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再生能源 新能源
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成為21世紀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如何緩解經濟發展與能源及環境之間的矛盾,新能源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它將成為破解中國乃至世界難題的利劍,引領世界跨入強勁增長的新能源經濟時代。
歐盟:政策扶持新能源產業
●立法手段推動新能源發展
2001年,歐盟就通過立法推廣可再生能源發電。2007年3月,歐盟通過了能源和應對氣候變化一攬子協議,計劃到202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0%。根據協議,歐盟于2009年4月通過了新的可再生能源立法,把總目標分配到各成員國頭上,并要求成員國在今年6月30日前制定國家計劃予以落實。
●價格支持數量要求雙管齊下
歐盟為了鼓勵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方式大致可以劃分為兩類。其中,一類是價格支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國率先推行的上網固定電價制度。另一類是數量要求,即規定電力供應商必須保證一定比例的電能來自可再生能源。這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英國的“綠色證書”制度。對于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企業,它們將根據發電量多少獲得可交易的綠色證書,而未達到數量要求的發電企業則需要從市場上購買綠色證書。
●減稅和貸款優惠等多措并舉
除價格支持和數量要求這兩種主要方式外,歐盟各國還通過稅收減免、貸款優惠和現金補助等手段促進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例如,在部分歐盟國家,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企業可免繳碳排放稅。英國政府今年2月出臺的“清潔能源現金回饋方案”則規定,凡是安裝太陽能板和微型風車的家庭將可以領取補貼。
點評:對于傳統能源匱乏的歐盟來說,發展可再生能源不僅是滿足未來能源需求的一把“鑰匙”,而且是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和搶占“綠色經濟”制高點的一件“利器”。為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歐盟國家出臺了多種補貼政策予以扶持,但對這些補貼政策所筑起的“綠色壁壘”也應引起警惕。
美國:調整政策推動新能源發展
●多種手段推動新能源產業
首先,美國通過立法制定能源政策,從而引導能源的使用。能源政策優惠主要以財政優惠的形式出現。其次,美國政府在預算資金上向新能源采取傾斜措施。今年5月7日,政府推出的能源部2010財政年度預算案中,有264億美元用于能源部的能效與再生能源局。再次,美國還對生物能源進行補貼,對消費者購買新能源產品進行減稅優惠。此外,美國政府十分重視基礎研究工作。
●能源政策迄今收效不大
盡管去年推出的法案中對于能源產業發展的支持方案十分詳盡,但從目前美國經濟復蘇狀況來看,其通過發展能源產業達到提振經濟的目標遠沒達成。2010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為2.7%,而第二季度GDP增速減緩至1.7%。經濟學家預計,盡管美國經濟已連續四個季度恢復增長,但增速不足以明顯降低依然高企的失業率,第三季度美國經濟仍將低速運行。
●能源政策面臨調整
奧巴馬近日表示,明年將把能源政策的調整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他強調,調整后的能源政策將不再像之前那樣包含在某個法案內,而是一攬子的政策。可以看出,在先前能源政策對于重振經濟尤其是創造就業方面收效不佳的情況下,奧巴馬政府并沒有放棄通過發展能源領域重振經濟的努力,而是寄望于通過調整來繼續實施能源戰略。
點評:美國大力推動新能源戰略,希望通過發展新能源產業重振美國經濟,并把新能源產業打造成美國未來經濟的新增長點。美國的新能源補貼政策的一個重點是補貼消費方,這樣可有效避免補貼供應方和出口企業而可能帶來的貿易爭端。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